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73 3
2006-08-03
悬而未决的徐工收购案争论不断。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昨日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通过出售股权方式换取外国资金、技术或管理,并不是国企改革的必要条件。不管在企业来看如何合理,单从国家角度来看,为了2.5亿美元而把徐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卖给海外投资者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针对争论不断的徐工收购案,余永定从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这一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中国外汇储备很快就会突破1万亿美元的情况下,通过出售股权的办法来推进国企改革,需要从国家的角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身兼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余永定昨日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国内储蓄明显高于投资,国企重组或改制的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国内资本市场或其他途径获得,不一定要引进外资。目前,包括国企股权置换而来的外汇,正同其他贸易盈余一道,不断推高中国的外汇储备,这一方面造成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给央行紧缩调控形成了掣肘,另一方面也令国家资金承受了较高的汇率风险。

  余永定承认,引资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从长远来看,使用现金或负债的方式直接购买相关技术、聘请国外职业经理人将更为合算,“只有当外国投资者拥有股权才能引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销售网络的情况是很少见的。日本、韩国都是通过直接引进而非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技术更新和管理改善的。除此之外,国内招商银行拒绝引入战略投资者,转而聘请海外专业人才获得的成功也值得借鉴。”

  余永定认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不断攀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引入外资的企业根本没有用所获得的外汇购买外国设备和其他产品。这些外汇仅仅被卖给央行,而央行只好用该笔外汇购买美国国库券。在这种情况下,引资国并未能够利用任何外国实际资源,外国资金绕了一个圈子又流了出去。实际所发生的变化只是国内股权与国外债权之间的置换。引资国取得美国国库券利息收入,而外国投资者取得投资利润收入。

  余永定认为,像徐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其所需要的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国内资本市场筹措,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就可以收回,并不需要将超过80%的股权和收益赠与他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为了2.5亿美元而把徐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卖给海外投资者是不合理的。

  余永定表示,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已经引入数百亿美元,预计将来通过收购与兼并流入资金的数量很可能会继续增加。在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明显的情况下,通过出售股权方式进一步引入大量外国资金值得商榷。

早报记者 艾勇 北京报道 王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3 07:25:00

关键是出售徐工给外资是否仅仅是为了融资以及不卖给外资就搞不好它。

中国的民族资本的影响力有时侯还没有外资的影响力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 07:29:00
余的意思是不仅不合情理,而且也不附合常理,但他就是没有说出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 09:15:00

引进外资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关键是: 以什么样的方式、代价引进外资。个人认为,这一点是重中之重。正如,我本意借钱买台电脑,到最后我不但电脑的所有权没有得到,还欠你的钱。...

晕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