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庞然大物、豺狼环顾
提到做空,就自然会想到查诺斯(James S. Chanos),01年查诺斯成功做空安然公司的时候,本人正值青春年少,在安然和稍后的世贸大厦的倒塌中,读到几分资本主义的衰落和中国崛起的希望,为之有几分莫名的欣喜,而对这位牛刀初试的资本殡葬大师并没有在意。直到09年本人着眼抄底东京地产的时候,查诺斯再次用其骄人的战绩令世界瞩目,也让本人永远的记住了这个名字——在股神巴菲特的资产都在大幅缩水的期间,查诺斯的基金竟然获得了超过50%的回报。
预言一个孩子会茁壮成长是比较容易的,而语言一个人会死甚至什么时候如何死,则要难得多。所以,我们可以把巴菲特寻找股价低地的价值投资策略,看作是老实人的方式的话,那么查诺斯的眼光,则无疑更加敏锐毒辣。
关于查诺斯与中国经济,请见以下新闻链接:
本人斗胆推测一下做空基金的运作策略和时间表:
2009年末,由于美国联邦**乃至世界各国**的干预,雷曼危机在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触底,做空基金资本在充分获利后回笼,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指数低迷等原因,短期内西方经济复苏无望(**的干预只是控制了症状的发作,维持体征稳定,真正的痊愈需要一个完整的病程),于是资本的眼光转向了中国。
在研究了中国经济的潜在问题和短期走势,特别是**策略之后,这些基金开始有组织的进入中国建仓(所谓的国际热钱),2010年1月查诺斯放出言论的目的,一方面是试探市场和中国**的反应,一方面借舆论恐吓,压低进仓价位在中国国内市场短线做多(国内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要赚钱得玩多头)。个人认为投资领域主要包括房地产和农业。2010年末,改口,也许意味着,在建仓结束后,继续赶羊入圈,推高行情,行情越高,则多头资本获利越多,越安全,一旦外逃则破坏性越大。2011年初,境外美股,港股,期货市场等空头布局已经完成,高调列阵,等待时机,随时收网屠杀。
中国是一个经济的庞然大物,当今的第二大经济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猎食这样的庞然大物,不可能一击而中。而集合全球精英的做空基金,也不可能拿着数以千亿计的美元玩儿票。如此一个弥天大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或者几个基金设置的。而是中国的经济模式经过十年的积累,国际政治压力,和国际资本操纵,多方合力造成的。国际基金只不过是对站在悬崖边的庞然大物的最后一推,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庞然大物走到了悬崖的边上,这里面有驱赶,有诱导,更多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中国目前已经迈入的陷阱包括:
一 中国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的特色或者说成功点就是:外向型经济和官方主导经济,而失败之处也在于此,或者更确切地说成在外向型经济和官方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藏富于民,用秦晖教授的话说就是低人权优势。
这种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国人创造的财富,以实实在在的商品形式,输出到了国外,自己留下了几乎可以随便印刷的外汇,利益被国家和少部分企业主分得一部分后,留给普通民众的所剩无几(工资占GDP仅8%左右)。
在中国**占有了一部分资本之后,也没有很好的向民间还原,而是推动了官方主导的经济,具体表现在超级国企的膨大,房地产泡沫,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国企的膨大,加上政策性的优势,挤压了民企的生存空间;房地产的高企抑制了人们的消费;大规模的基建,造成了**特别是地方**的财政虚弱。如此,则走入国民经济越恶化,**越要补贴国企,大兴土木的怪圈,结果经济空有指标,实际没有结构性好转,同时本来可以留作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资金储备和信用,也提前透支挥霍。
二汇率陷阱。中国的巨额国际贸易顺差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内权利不平衡造成的低人权优势,实质财富低价输出,属结构性的不平衡,而非整体性的汇率不合理。然而,在经济危机,就业率不振,民众怨气,等等的压力下,中国成了西方**的替罪羊,冤大头。用汇率压榨中国,使中国用二十年间生产出并输送到西方的实质财富换取的外汇缩水。国际基金,利用了这种陷阱,从中牟利,并伺机制造更大破坏。可以想象,在人民币汇率7时代以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进入中国的热钱,经过一年多的炒作,可以增长到什么规模,现在已经是8.5时代,在危机爆发或者主动引发危机的时候,以8.5甚至更高的汇率,裹挟外逃的本土资本,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中国的外汇储备,即二十多年来吃苦受罪积累下来的财富,将受到第二次洗劫,这次洗劫,将更加彻底。届时没有外汇储备支持的并且已经超发的人民币将会大幅贬值。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报道说,在做空房地产相关金融产品的同时,很多基金也在伺机做空人民币。
参见《人民币为何外升内贬——漫谈经济学中的热力学联想》
http://pop.6park.com/finance/gmessages/49599.html
以上的两个陷阱,无论哪一个都够中国喝一壶的。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消费,出口,投资),中国本来就只有俩(国内消费长期低迷),出口被封堵,投资又在一条不归路上疯跑,不可持续,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加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投资基金的推波助澜,可以说目前的境况已经岌岌可危,稍微的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崩溃。
可能的触发点包括:
1 由于房产税等一些政策的调控过猛,造成市场信心的崩溃,房地产崩盘;
2 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国内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农产品等上涨,国际原油,矿石,粮食价格也会被国际基金炒高。中国的外贸加工出口,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导致出口的停滞,人民币汇率贬值。
这两点可能互相联系同时进行,如果长期没有发生,泡沫又不能继续膨胀(即热钱不能临时性做多),时间成本和利息成本亦有可能令国际基金冒险主动推动,高位出逃。
至于此次绞杀中国的结果,将会如何呢?
查诺斯说比迪拜严重千倍,本人不了解迪拜,也不认为拿中东小国作参照可以说明中国的问题。姑且,拿当初的日本做比较。当初的日本也是经济崛起新兴强国,也炒不动产,也贸易顺差,也货币升值,也GDP全球第二,我觉得可比性更强。
日本的泡沫破灭后的经济惨状,已经有很多的论述和数据,简单的说就是连续20年的经济低迷,再也没有挑战美国的经济实力,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我认为,中国具备当时日本的几乎全部劣势,而不具备一些优势,所以,结果会比日本惨烈得多。
比如,日本的经济发展是藏富于民的,泡沫破灭前后,民众已经足够富裕;
日本**的财政是健康富裕的,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是在泡沫破灭之后,而中国**的财政本身就有问题,在泡沫破灭前就已经开始扩张性的大规模基建;
日本的产业结构在泡沫破灭前就已经完成了升级,有了自己的产业链和品牌及研发力量,而中国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业;
日本的企业,在泡沫破灭前已经走向世界,开始大规模海外投资,国内泡沫破灭,可以通过海外收益弥补(类似当年大不列颠的殖民地经济),而中国的企业刚刚尝试迈步走出国门;
日本的教育科研水平人口素质高于中国;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日本更严重;
日本是民主政体,经济危机不会演化成政治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笔者thought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