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完 管卫东 和 英吉 所授gmat 课程后有感。  上述两位是博森的创办人也是现在博森的金牌讲师,其两人提出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下面是个人感受,欢迎异议。
1、 恶人假设。对于陌生人的处理,大多数人会提出这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时候家里人常戒之于我,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外出千万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外面的骗子很多,小偷也很多。于是我们只相信通过可信赖渠道所认识的人,尽管这种局面在背逐渐地打破,但是人之间的交往总体现出不信赖感。朋友之间非生意关系,在这种感觉中生活感觉很累。
2、人一定要有事业上的成功。我们85后这代是所谓“成功学” 教育的受害者,在我认识的大数朋友均给自己设立到一个实现概率极小的事业目标。于是很多人换揣着理想和希望活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越来越低,心中的挫折感也越来越巨大。随后中国人的幸福感世界排名倒数(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导致此结果)。  如何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进行核实的成功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最后想到一句话,中国人很少承认家庭幸福为成功。
3、 结果一定要是好的,那这件事对一定有意义,不是好的也要想办法让别人认为很好。我们的电影,电视剧很少有悲剧,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总是以圆满为结局,我们总是在寻找一个好的大同,想把所有的事件都囊括。于是没接触过社会的人预想世界神马都是美好,他在正式接触社会前周边的人有意识地掩盖或者规避掉了不美好的因素。我身边有不愿意承认世界 逐利 的本质,有不愿承认自己明显错误的决定的人等等。  
    希望能有朋友能补充,或者提出 好 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