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00 5
2011-02-09
从2007年开始,随着股市的火爆,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开始为人们所熟悉,这些精英们掌管着上百亿的资产,每年拿着数百万甚至千万元的高薪,令人羡慕。不过这个看似风光的职业背后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6000点这辈子再也看不到了”

  今年年初,银华基金原基金经理杨长清因白血病医治无效,在京病逝,年仅37岁。据悉杨当初掌管银华道琼斯88指数基金后不过5个月的时间就病倒了。

  这并不是基金圈第一位病逝的基金经理。2009年2月,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原固定收益总监文鸣因身体原因离世,终年51岁。2009年7月上投摩根前投资总监孙延群因“消化道出血”而辞世。享年41岁。

  2009年6月,私募界元老级人物、原君安证券总裁杨骏因肝癌去世。在其去世前不久还曾发出“6000点是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点位”的感叹,谁承想却一语成谶。

  “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据记者这几年和基金经理接触来看,这些精英们绝对都是聪明的,因为不少人才30多岁就开始谢顶,一位基金经理曾打趣地告诉记者,头发和当基金经理的时间成反比,当的时间越长,头发越少。

  “经常在清晨飞往另一个城市,又往往在夜晚降落在城市的夜幕中。一年有一半时间是这样的生活。”这是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在微博上的一段话。如果你在飞机上看到有人打开电脑敲敲打打,八成那人是基金从业人员,要看报告,要写文章,要做PPT。因为忙得太累,还会出现工作完却把笔记本直接丢在飞机上的“杯具”。
  希望投资者多些理解

  基金行业的人员形容自己的工作和农民一样“靠天吃饭”。市场好的时候谁都想巴结他们,市场不好的时候谁都会骂他们。一位基金从业人员就深刻感受过“世态炎凉”。他告诉记者,当初买基金要走后门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突然间发现身边有个小伙子在基金公司这么有前途的行业中,天天张罗着要把女儿嫁给他,谁知到了08年市场大跌,这些人再也不提嫁闺女的事情了,说起他反而都是“那个谁谁,做基金的,是个骗子”。来源:北京晚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9 10:10:10
夸张了,
给进不了这个行业的人以阿Q精神胜利法的慰藉,
其实还是挺滋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14:11:42
chke3 发表于 2011-2-9 10:10
夸张了,
给进不了这个行业的人以阿Q精神胜利法的慰藉,
其实还是挺滋润的。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两夫妻一年有50万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14:37:27
老鼠仓鸭梨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15:13:40
一声叹息!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3 23:39:01
说做基金的是骗子倒也不假,07年把钱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买基金,一份买股票
到了去年年底一算账,买基金的钱还剩60%,自己买股票玩的钱市值还是原来那个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