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异同【原文出处】税务与经济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103
【原刊页号】57~62
【英文标题】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between Japan and the U.S.
【作 者】尹小平/崔岩
【作者简介】尹小平,崔岩,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尹小平(1962-),男,吉林公主岭人,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岩(198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在读博士生。
【内容提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干预提供了新的依据,日本和美国都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实施的范例。尽管在实施背景、特征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细节上的差别,但两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有着相同的核心目标和战略主张,并且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摘 要 题】贸易政策
【英文摘要】Strategic trade policy theory provides new basis for government intervene. Both Japan and America are the successful model. The strategic trade policy of both Japan and America have the same key goal and strategic decision, and get huge economic profit, even 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detail of them in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s.
【关 键 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利润转移/外部经济/日本/美国
srategic trade policy/profit shifting/externel economy/Japan/America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339(2010)03-0057-06
一、日美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一国**借助关税、出口补贴、科技研发补贴等方式,扶持本国的战略产业,增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本国企业的战略地位,扩大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将更多的超额利润转移到本国,从而提高本国福利水平的一系列手段措施的总称。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包括“利润转移”和“外部经济”两个分支。利润转移理论是指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超额垄断利润,一国的政策如果能诱使外国企业削减产量或扩张得慢一些,本国企业就会获益。利润转移具有三种形式:(1)利用关税抽取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2)以出口补贴促进本国企业的出口;(3)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外部经济理论指的是一部分个人或企业从其他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个人或企业那里所获的利益。[1]由于技术外溢性的存在,一国**应对技术研发者进行补贴,从而调动企业的创新和研发积极性。外部经济分为技术外部经济和货币外部经济:技术外部经济是指企业从本产业或相关产业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ing-by—doing)中获得的技术和知识;货币外部经济是指企业从本产业或相关产业的集聚中获得的市场规模效应(如原材料供应、技术工人、专业服务等)。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表明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不是最优的,适度的**干预可以改变本国现存的比较优势模式,从而加速构建本国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