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又成了外资的香饽饽,陆股通的北向资金,11月以来已经大举净买入529.9亿元,上周五,银行股暴动,更是狂买A股的“宇宙行”工商银行。
建行、工行等国有大行迅速冲高。截至当日收盘,银行股指数收报5026.84点,接近年内高点。在其助攻下大盘强势反弹,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上证50指数更是创下12年来新高。
市场风格向金融顺周期板块切换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头部券商发布研报认为,银行股将迎来2016-2018年类似的大行情。
最近10天,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和非银金融分别大涨8.8%和7.2%,金融周期几乎包揽涨幅前十。
A股市场带来的“惊“”喜”
据每日经济新闻小伙伴道达号(微信号:daoda1997),过去一周的表现,既有“惊”,也有“喜”,最大的特征就是高低切换,估值较低的顺周期板块持续表现,创业板为主的估值较高的板块出现调整,尤其是医药股调整比较明显。而在上周三,市场却出现了“无厘头”的大跌,当时很多人是无比郁闷的。
不过,市场主要热点并没有彻底降温,有色、煤炭、航运、港口等周期股依旧表现强势。
而贯穿11月行情的汽车股板块,同样是顶着压力往上走。上周五,长安汽车大涨创出阶段新高,上汽集团推出全新品牌“智己汽车”也是大涨8.54%,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板块集体上涨。另外,氢能、军工等热点依旧热度不减。
总体而言,市场还是维持比较活跃的状态。
当然,对指数而言,贡献最大的还是银行股。27日银行股的突然“爆发”,令市场大呼意外。
截至27日收盘,银行板块上涨3.02%,据wind数据统计,在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排名第一,实属少见。
其中,厦门银行(601187.SH)在尾盘急速拉升,截至收盘牢牢封死涨停板,厦门银行总市值也达到300亿。包括厦门银行在内,共有5家上市银行的股价涨幅超过5%。
更为难得的是,“宇宙行”工商银行(601398.SH)大涨5.89%,这也是其自7月7日震荡调整以来的首次大涨;建设银行(601939.SH)也同样收高4.3%。所有银行股全线飘红,这是推动上证50指数创下12年新高的最大功臣,上证50指数收涨1.54%,收报3498.66点,创下2008年3月6日以来新高。
上证50指数突破的高点,是2015年大牛市的高点3494点,这一点的市场意义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