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2-7 16:49: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5:16
标准很简单啊。MPS体系的东西,是错误的啊。
增加值在SNA体系中分成总增加值与净增加值。

总增加值=总产出价值-中间消耗价值

净增加值=总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

SNA体系如下解释固定资本消耗:

固定资本消耗是指在核算期内由于自然退化、正常淘汰或正常事故损坏而导致的生产者拥有和使用的固定资本存量现期价值的下降。通常用折旧一词代替固定资本消耗,但在SNA体系中不应该这样替换,因为商业会计中的折旧常用于历史成本的核销,而SNA中的固定资本消耗则取决于资产的现期价值。
————————————————————————————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SNA体系也存在误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6:52: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5:15
这个才是对的呢。所以,您是不知对错呢。把屎说是黄金呢——只因为屎黄呢。
你凭啥说它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6:53: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5:16
标准很简单啊。MPS体系的东西,是错误的啊。
那就好办了,这是你自己给出的体系里的东西,而且是2016最新版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7:57:3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2-7 16:49
增加值在SNA体系中分成总增加值与净增加值。

总增加值=总产出价值-中间消耗价值
关于增加值,SNA体系画蛇添足,搞了一个净增加值。这是小错。MPS体系是大错特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8:00:07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7 16:52
你凭啥说它对。
因为这里的平衡关系是正确的。搞过会计核算的才能知道呢。您是不会知道的。您不懂会计专业知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8:02:56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7 16:53
那就好办了,这是你自己给出的体系里的东西,而且是2016最新版本。
错误,也是因为照抄。

把固定资产消耗的解释抄为固定资产折旧的解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8:18:2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8:02
错误,也是因为照抄。

把固定资产消耗的解释抄为固定资产折旧的解释了。
这是你自己给出的体系里的东西,它抄什么,恰恰说明什么是对的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8:20: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8:00
因为这里的平衡关系是正确的。搞过会计核算的才能知道呢。您是不会知道的。您不懂会计专业知识啊。
说新创造价值是净增加值,照样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8:23: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7:57
关于增加值,SNA体系画蛇添足,搞了一个净增加值。这是小错。MPS体系是大错特错。
吃屎的嘴掌握了真理标准,他一言九鼎,说啥对啥就对,说啥错啥就错。

他说了,同样一台机器,生产同样的东西,如果摆在小企业厂房里生产,它的价值就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新创造价值无须扣除机器价值;摆在大企业厂房里生产,它的价值就转移到产品中去了,那就得扣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18:34:12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7 18:20
说新创造价值是净增加值,照样平衡。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
这是平衡式。与净增加值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22:31: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4:01
总消耗进成本是分摊的,分摊是分期摊销的意思。在每一和摊销期固定资产可能会有价值损耗,固定资产折旧不 ...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总消耗分摊进成本。
也就是说,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是生产的成本。这是基本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08:46:3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7 18:23
吃屎的嘴掌握了真理标准,他一言九鼎,说啥对啥就对,说啥错啥就错。

他说了,同样一台机器,生产同样 ...
同样一台机器,那指的是价值较低在5000元左右的。大企业怎么会用这样的机器生产呢?
用设备似乎好一点。
例如一台电脑5000元。
对于一个月产值只有4000元的小企业,那就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于一个月产值400万元的中企业,那可以不看成是固定资产,一次摊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0:32:04
在楼主的模型里,交换产生的价值在哪里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0:54:40
玉壶冰心2003 发表于 2020-12-8 10:32
在楼主的模型里,交换产生的价值在哪里体现?
不知道您问的是什么意思?不好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2:50: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18:34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
这是平衡式。与净增加值没有关系。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
这是平衡式。与净增加值没有关系。
------------
你把有关系的部分给扔了呀: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净增加值+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2:54: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08:46
同样一台机器,那指的是价值较低在5000元左右的。大企业怎么会用这样的机器生产呢?
用设备似乎好一点。 ...
例如一台电脑5000元。
对于一个月产值只有4000元的小企业,那就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于一个月产值400万元的中企业,那可以不看成是固定资产,一次摊销。
----------
我不管你一次摊销还是计提折旧,我就问你,
电脑的价值,会不会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三选一:
1、都不会。
2、都会。
3、小企业不会,大企业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3:58:0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2:50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
这是平衡式。与净增加值没有关系。
------------
你把有关系的部分给扔了呀: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净增加值+折旧
++++++++++++++++
这是您自己想的。
SNA体系是这样的:总增加值=净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不是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3:59: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3:58
你把有关系的部分给扔了呀:
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净增加值+折旧
++++++++++++++++
那还是跟净增加值有关系了?
净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最终产品价值,
这不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00:1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2:54
例如一台电脑5000元。
对于一个月产值只有4000元的小企业,那就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于一个月产值 ...
核算为固定资产,不转移(因为价值很大,无法继续增加价值)。
核算为中间投入,转移(因为价值很小,可以继续增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04:2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4:00
核算为固定资产,不转移(因为价值很大,无法继续增加价值)。
核算为中间投入,转移(因为价值很小,可 ...
价值就是5000元,你一会儿说很大,一会儿说很小,你是不是傻了?

再说,谁告诉你价值很大就无法继续增加价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06: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4:00
核算为固定资产,不转移(因为价值很大,无法继续增加价值)。
核算为中间投入,转移(因为价值很小,可 ...
原来价值转移不转移,是你说了算啊,哈哈哈哈

一个小企业里的电脑,是不能转移自身价值的,但是这个小企业有一天被大企业收购了,这电脑就突然牛逼了,会转移价值了!哈哈哈,吃屎的嘴真大,想说啥都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25:01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4:06
原来价值转移不转移,是你说了算啊,哈哈哈哈

一个小企业里的电脑,是不能转移自身价值的,但是这个小 ...
是会计准则说的算。不懂会计核算的结果就是证明自己的理解力很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5:55: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4:25
是会计准则说的算。不懂会计核算的结果就是证明自己的理解力很差。
会*计准则说了:折旧是转移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6:04:2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5:55
会*计准则说了:折旧是转移价值。
您臆想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6:06:2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5:55
会*计准则说了:折旧是转移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
财会[2006]3号

颁布时间:2006-02-15  发文单位:财政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二章 确认

  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第六条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章 初始计量

  第七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八条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十条 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确定。

  第十三条 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第四章 后续计量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第十九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第五章 处置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一)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二)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第二十二条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第二十三条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四条 企业根据本准则第六条的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第六章 披露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

  (二)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

  (三)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四)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

  (五)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六)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6:07: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6:04
您臆想的吧?
2016版核算体系说的清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6:09:25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6:07
2016版核算体系说的清楚啊。
您连会计准则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都能搞混?真的佩服您的无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7:13: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6:09
您连会计准则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都能搞混?真的佩服您的无知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你们会*计搞出来的准则,你以为会*计准则就一个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7:15: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6:09
您连会计准则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都能搞混?真的佩服您的无知啊。
你找来的会计准则,也没说固定资产价值不转移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7:16: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6:06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
财会[2006]3号
你是根据这个准则的哪一条,推出电脑的价值时而可以转移,时而不可以转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