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2-8 18:03:5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7:1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你们会*计搞出来的准则,你以为会*计准则就一个呀。
那是统计规定,不是会计准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8:07:05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7:15
你找来的会计准则,也没说固定资产价值不转移呀!
关键是那里没说固定资产折旧是价值转移。您却说是它说的。事实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说的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8:09: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8:07
关键是那里没说固定资产折旧是价值转移。您却说是它说的。事实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说的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是会*计准则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8:10: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8:07
关键是那里没说固定资产折旧是价值转移。您却说是它说的。事实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说的也。
我问你,电脑一会儿价值转移,一会儿不转移,是不是你说了算?
你说,是会*计准则说了算。
那么,你就得从会*计准则里找出来根据呀,它啥时候这么说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8:11: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8:03
那是统计规定,不是会计准则。
统计规定也是会*计准则之一,你别告诉我你不遵守这个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8:29:17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8:11
统计规定也是会*计准则之一,你别告诉我你不遵守这个规定。
那是两回事,应用的领域不同。不可混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8:30:05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8:10
我问你,电脑一会儿价值转移,一会儿不转移,是不是你说了算?
你说,是会*计准则说了算。
那么,你就得 ...
您要是实在别不开劲,可以都按固定资产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9:06:3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8 18:10
我问你,电脑一会儿价值转移,一会儿不转移,是不是你说了算?
你说,是会*计准则说了算。
那么,你就得 ...
固定资产的标准是2000、5000还是500万?
发布时间:19-08-1409:14
为什么要折旧?大家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企业生产产品,其成本构成料、工、费。我们除了购买直接材料、雇佣工人外,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还得有厂房、有机器设备,这些厂房、设备的成本如何合理的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去?
我们把购进机器设备、修建的厂房的成本一次性作为费用打入当期产品成本,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些设备、厂房会使用很多年,会用于生产很多产品,其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需要与收入相配比。因此,确定好固定资产标准,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固定资产成本逐步分摊到每一期去无疑就是最符合经济业务实质的做法。这也就是折旧的本质,按照固定资产其本身经济利益消耗方式进行核算。
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什么情况下我们要计入固定资产,分期折旧呢?到目前为止,有人说2000,2000以上的就需要按照固定资产核算,进行折旧,也有人说5000,更有人说500万。
1
会计如何记账,这个大家首先应该建立的观念就是要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
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设备、器具、工具等。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会计准则》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标准上都没有关于金额的限制。是否按照固定资产来核算,主要强调了一个使用周期还有持有目的。持有目的是是为了生产经营,同样是房屋,如果你是房地产公司,持有的房屋是为了出售,当然房屋就不是你的固定资产,而是你的存货,如果你是生产企业,房屋是生产场所,那么自然就是为了经营持有,就应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没有了金额限制,是否就意味着,只要使用周期超过一年,为生产经营持有的我都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呢?
其实这还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定,比如我是大型企业,如果把所有使用周期超过一年的设备、器具都按照固定资产核算,那么无疑会增加核算难度,而数量巨多的小设备对公司整体的报表利润影响也微乎其微,不符合成本效益性原则。
所以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候,这类企业完全可以定一个相对高的金额,而未超过此金额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可。
准则并未规定具体金额标准,具体金额标准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公司情况自行在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只要符合企业本身经营规模,能较为真实反应企业经营,其实都是可以的。
什么是较为真实反映,比如你定一个500万标准就不怎么真实,没有那个企业说我500万以下的一次性计入费用也符合我企业经营特点,如果有这种,我倒是想问问,你生产的什么产品?

2
既然准则都没金额标准,那么5000,500万的标准又是从冒出来的呢?
既然会计准则并没有规定固定资产金额标准,那么我们很多会计为什么经常会说现在固定资产标准都是5000以上,现在固定资产标准甚至还是500万以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这个5000、500万都是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
这个5000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64号)规定,2014年1月1日起,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500万,财税〔2018〕54号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税收优惠政策未必反映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消耗方式,我们也不应该以税收政策来进行账务处理,也就是说,公司固定资产标准还是的参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如果会计核算和税收政策有差异,比如一项资产,会计上按照固定资产核算并折旧,税法上可一次性计入了成本费用,那么这就是税会差异,具体通过纳税调整方式记录这种差异即可。
当然在税法允许5000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扣除政策实施后,很多企业为了减少日常核算的税会差异,在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下,制定内部固定资产标准为5000,5000以下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保持和税法的优惠一致,这个也是可以的。
但是,当税法允许500万以下的可以一次性扣除,企业再以税法标准作为会计核算标准,把500万以下的购进设备等都一次性计入损益,那就真的不符合经营实质了,这样的会计信息也是失真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分开处理,会计核算按会计准则,税收优惠按税法规定。
3
其实,有差异不用怕,递延所得税负债来管它。
500万购进设备一次性扣除政策其实实质就是加速折旧政策,无非就是把企业购进设备的成本前移扣除,让企业在初期不至于既承担购置设备的资金压力,又要承担企业所得税的资金压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少交税了,因为不管是你先扣除还是分期按税法折旧慢慢扣除,总的扣除数是不会改变的,你获得的无非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所以,你先扣除了就相当于无息欠了税务局一笔钱,欠的这笔钱未来要还的,我们为了更准确反映企业净利润,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把这种暂时的差异不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是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来记录它。
二哥给你举个案例,你就明白了。
假设A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100万「会计报表上的数字」,企业所得税税率25%,那么问A公司2018年应该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
请注意,这里并不是100*25%直接算,因为税务是不认可用会计利润来算企业所得税的,他们认可的是用应纳税所得额来算。
这个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在会计利润基础上按照税法口径调整的。假设没有其他任何调整事项,只有500万这个政策的影响。
假设企业2018年购进了一台机床,入账原值是100万,当期折旧了20万,这20万是含在了你当期利润总额100万里面,但是我们算企业所得税,不是有新政策了嘛,税务局说你的100万可以一次性扣除,大利好。
那我的应纳税所得额就等于100-80=20,调减80万, 因为有20万已经体现在利润总额里面了。
所以当期应交企业所得税=20*25%=5万
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
同时,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调整的80万应该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以后年度,我们每年都会涉及税会差异的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也会随着折旧的完成而最终结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0:42: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0:54
不知道您问的是什么意思?不好回答。
比如说A地的最终产品贩运到B地就能卖出个好价钱,这里面就有交换产生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36: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8:29
那是两回事,应用的领域不同。不可混淆。
你承认会*计不敢违背统计规定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38: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8:30
您要是实在别不开劲,可以都按固定资产计算。
那不行啊,你说了,价值是否转移是会*计准则说了算
你必须从会*计准则中找到根据,否则就是你自己随心所欲胡搞乱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41:5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1:38
那不行啊,你说了,价值是否转移是会*计准则说了算。
你必须从会*计准则中找到根据,否则就是你自己随心 ...
请看98楼资料,那里面有有关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42: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19:06
固定资产的标准是2000、5000还是500万?
发布时间:19-08-1409:14
为什么要折旧?大家先思考一下这个问 ...
也就是说,会*计准则根本不能推出电脑时而价值转移时而不转移,对吧?
所以,你所谓的“会*计准则说了算”就是放P,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43:1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1:42
也就是说,会*计准则根本不能推出电脑时而价值转移时而不转移,对吧?
所以,你所谓的“会*计准则说了算 ...
没有了金额限制,是否就意味着,只要使用周期超过一年,为生产经营持有的我都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呢?
其实这还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定,比如我是大型企业,如果把所有使用周期超过一年的设备、器具都按照固定资产核算,那么无疑会增加核算难度,而数量巨多的小设备对公司整体的报表利润影响也微乎其微,不符合成本效益性原则。
所以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候,这类企业完全可以定一个相对高的金额,而未超过此金额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可。
准则并未规定具体金额标准,具体金额标准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公司情况自行在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只要符合企业本身经营规模,能较为真实反应企业经营,其实都是可以的。
什么是较为真实反映,比如你定一个500万标准就不怎么真实,没有那个企业说我500万以下的一次性计入费用也符合我企业经营特点,如果有这种,我倒是想问问,你生产的什么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47:0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1:42
也就是说,会*计准则根本不能推出电脑时而价值转移时而不转移,对吧?
所以,你所谓的“会*计准则说了算 ...
会计准则说的很明白,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主处理。
大企业对于5000元左右的货物,完全可以不按固定资产处理,小企业也可以按固定资产处理。不再规定那么死了,但是灵活了,对于您这“计划经济”思维的人理解不了了。您的固化思维太厉害了,该改变思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53: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1:41
请看98楼资料,那里面有有关解释。
看了呀,跟会*计准则没有一毛钱关系,都是你们自己瞎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56:1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1:43
没有了金额限制,是否就意味着,只要使用周期超过一年,为生产经营持有的我都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呢?
其 ...
这些都与会*计准则没有一毛钱关系,都是你们为了省事方便,为了避税自己玩儿出来的,所以你说“会*计准则说了算”是放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56:3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1:53
看了呀,跟会*计准则没有一毛钱关系,都是你们自己瞎定的。
会计准则规定原则,企业根据原则选择判断。
5000元,大企业说是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吗?
所以会计准则不再规定2000元以上是固定资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57:3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1:56
这些都与会*计准则没有一毛钱关系,都是你们为了省事方便,为了避税自己玩儿出来的,所以你说“会*计准则 ...
会计准则规定大方向,会计顺着方向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2:36: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1:56
会计准则规定原则,企业根据原则选择判断。
5000元,大企业说是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符合成本效益原 ...
你承认会*计规定没有规定2000元或5000元就好。
所以,你说会*计准则说了算,就是放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2:40: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1:57
会计准则规定大方向,会计顺着方向走。
它规定的大方向,不能推出电脑价值一会儿转移,一会儿不转移。

一种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否转移到产品中去,这根本不以任何人为规定为标准,
会*计准则规定都不行,更别说是你这个傻B会*计单方面的规定了。
而且,会*计准则根本没有这方面规定!它只规定了你们怎么记账而已!它最多给了你们把某种资产定为固定资产或中间投入的自由,但它绝没有说:固定资产的价值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3:27:5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2:40
它规定的大方向,不能推出电脑价值一会儿转移,一会儿不转移。

一种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否转移到产品中去 ...
固定资产的价值不会转移,那是统计学的规定。
会计学,只是确定什么是固定资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4:36: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3:27
固定资产的价值不会转移,那是统计学的规定。
会计学,只是确定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价值不会转移,那是统计学的规定。
--------
哈哈,原来统计学有权规定价值是否转移呀,哈哈,石开石真是个棒槌。
全国人民或某个企业新创造多少价值,原来是统计学规定出来的!哈哈,它大笔一挥:固定资产价值不转移!于是新创造价值就多出了一大块!它又大笔一挥,中间投入价值转移,于是新创造价值就被扣除去一大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4:50:1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4:36
固定资产的价值不会转移,那是统计学的规定。
--------
统计学啥时候规定的?拿出规定来!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中间投
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核
算中间投入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应与总产出的核算范围保
持一致,是总产出中包含的中间投入;二是应属于本期一次性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不包括购臵的固定资产,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
旧。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作为中间投
入,而应计入固定资本形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4:52: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4:50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 ...
这恰恰是规定中的错误。
你找了错误的东西还当宝贝呢,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4:53: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4:50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 ...
这 恰 恰 是规 定 中 的 错 误 啊 , 你 拿 着 错 误 规 定 说 事儿 , 好 蠢 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5:03:3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4:53
这 恰 恰 是规 定 中 的 错 误 啊 , 你 拿 着 错 误 规 定 说 事儿 , 好 蠢 啊 。
您以是为错,以错为是——有点“无厘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5:41: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5:03
您以是为错,以错为是——有点“无厘头”呢。
石开石以错为对——有点儿拿着屎橛子当麻花不肯放手的意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5:54:07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9 15:41
石开石以错为对——有点儿拿着屎橛子当麻花不肯放手的意思呢。
把狗屎看成黄金,错误看成正确。原因是老眼昏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6:30: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5:54
把狗屎看成黄金,错误看成正确。原因是老眼昏花了。
石开石以错为对——有点儿拿着屎橛子当麻花不肯放手的意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