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644 2
2011-02-13
最近,我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本,其中在第三章中讲述了,牧牛人和农民的贸易,简言之,就是牧牛人在牧牛和种土豆上占绝对优势,而农民只在种土豆上占相对优势,则牧牛人提议和农民发生贸易,让农民全职种土豆,而牧牛人一半时间种土豆,一半时间牧牛,再把牛给农民,交换土豆。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农民和牧牛人都消费了更多的牛和土豆。可是,谁能解释:(一)在没有贸易的经济结构中,农民和牧牛人自给自足,为何会发生贸易呢?牧牛人既然在牧牛和种土豆上都占绝对优势,那又为什么要找农民进行贸易呢?(二)如果发生了贸易,是否贸易的利益只有使消费增加才算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结构呢?(三)相互有利的贸易只能在价格在2到4之间时进行,那么如果贸易价格是3,则农民将各多消费1盎司牛肉,1盎司土豆;而牧牛人将增加消费1盎司牛肉,3盎司土豆。如果贸易价格是在2-3区间,或者3-4之间,那么这两种假设,会出现什么消费的情况,会否使某一方的某个产品消费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3 23:13:53
(一)在没有贸易的经济结构中,农民和牧牛人自给自足,为何会发生贸易呢?牧牛人既然在牧牛和种土豆上都占绝对优势,那又为什么要找农民进行贸易呢?
嗯,我想因该是这样的。首先牧人在牧牛和种土豆上都有优势,而农民只在种土豆上有优势,那么他们之间发生贸易的地方应该是牛肉。应为农民在牧牛上没有优势,不生产牛肉。而牧人虽然在牧牛和种土豆上都有优势但是,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牧牛所获得的要比种土豆获得利润多。所以牧人要以牧牛为主,但是受条件限制他没能力将全部生产资料牧牛,所以一部用来牧牛,一部分用来种土豆。所以牧人用牛肉置换农民的土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3 23:20:31
呵呵,真佩服楼主的精神!
(一)二者的贸易在教材中只是一种理论分析:其一,二者虽能自给自足,但如果采用分工合作,即贸易的话二者效用水平都会提高,这也是经济理论分析中的一种优化选择。其二,虽牧牛人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从理论上来看,他的自产自足也并不是最佳选择,因此二者进行贸易才是最优的选择。

(二)在贸易理论分析上,贸易利益是以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示的,但从微观角度如牧牛人和农民是以效用曲线来表示的,其实二者基本一致。而贸易利益(效用)的大小很明显是与商品数量的多寡有关的。
(三)很明显,当交换价格变化时,在二者总量即定的情况下二者所获得的商品数量会有一定变化,同时也就会导致二者所获得贸易利益有所变化。这一点其实可参看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