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1 个论坛币 未解决
唐氏家族:中国民族工商界四大家族之一
一八六六年,唐懋勋到严家桥后的第六年,便把家业交给了唐洪培、唐福培两个有经商才能的儿子经营。兄弟俩继承父业后,更是经商有道营业有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除了经营“春源布庄”、建立唐氏仓厅外,其后又开了“同济典当”、“德仁兴茧行”、“同兴木行”。多种多样的经营活动使唐氏集地租、利息、商业利润于一身,一方面加快了唐家财富的积聚,为后来更大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严家桥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唐氏家族在严家桥的事业成功后,还热心严家桥的公益事业。在贯穿严家桥市镇不到半公里的永兴河上,建有四座桥,其中三座万善桥”、“梓良桥”、“永兴桥”是唐家参与捐资建造。唐家曾有一约定“凡严家桥镇上的公益事业,不论大小,唐姓负担一半”。
这些不是该政府操心的事情吗 这不符合商人牟利原则啊?
唐懋勋的第三代“镇”字辈和第四代“源”字辈大都在严家桥出生成长,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和培养,因此人才辈出,他们不满足唐氏家族在严家桥已有的成就和产业,纷纷走出严家桥,到无锡、到上海、到更大的天地中创业奋斗。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到三四十年代,他们在上海、无锡兴办起一个又一个唐氏工商企业,像无锡的杨万和布庄、九大布行、九余绸布庄等以及著名的庆丰纱厂、协新毛织厂、丽新纺织印染厂、九丰面粉厂等早期都是由唐氏家族创办的。
唐氏家族是一个神奇而又庞大的家族,唐家的子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似乎具有擅长经商的遗传基因,经商办实业的能力一代更比一代强。唐氏在无锡投资企业成功后,又不断把资产扩展到上海,在上海办起了一个又一个唐氏工商企业。解放后,唐氏家族重点选择在香港发展,现今唐氏家族的后代,已遍布海内外,有许多人成了名闻海外的著名实业家。唐英年已故祖父唐君远,曾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被内地视为爱国资本家。
一九七四年,唐英年的父亲唐翔千打破美国棉垄断提供的局面,成为首位使用内地棉的香港厂商。近年来,唐翔千大力投资内地,在上海、广东东莞、无锡等地建立了一系列企业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