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2-11 12:56: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2:52
不管您买多少,使用期才核算。不用不核算。
你无论怎么核算,我这月也是新赚1000元,你算少了的话,就是想坑我1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2:58:12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11 12:56
你无论怎么核算,我这月也是新赚1000元,你算少了的话,就是想坑我100元。
您有1000元,其中100元是前期的收入变为本期的收入。因为您购买了渔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00: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2:58
您有1000元,其中100元是前期的收入变为本期的收入。因为您购买了渔网。
前期收入是前期收入,它变不成本期收入。
我的本期收入,都是卖鱼得来的,都是鱼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02: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2:58
您有1000元,其中100元是前期的收入变为本期的收入。因为您购买了渔网。
如果我把渔网卖了,那我承认,这钱不是我新赚的。
但是,我没有卖网!你说“相当于”也不行!没卖就是没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12:37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11 13:02
如果我把渔网卖了,那我承认,这钱不是我新赚的。
但是,我没有卖网!你说“相当于”也不行!没卖就是没 ...
所有企业都是卖新产品呢,购买中间投入呢,都要扣减中间投入呢。您非要例外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13:42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11 13:00
前期收入是前期收入,它变不成本期收入。
我的本期收入,都是卖鱼得来的,都是鱼的价值。
那是您没有意识到鱼的价值中有100元网的价值呢。或者您是故意装作不知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16: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3:12
所有企业都是卖新产品呢,购买中间投入呢,都要扣减中间投入呢。您非要例外吗?
不是我要例外呀,我如果本期花钱了,你当然可以扣。但我本期没有花钱,你非说我“相当于”花钱了,那我不同意。
你别忘了,你自己说的,非付现成本是收入,不是支出。除非你先承认自己这话是放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17: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3:13
那是您没有意识到鱼的价值中有100元网的价值呢。或者您是故意装作不知道呢。
鱼的价值中怎么会有网的价值?渔网没有一个原子跑到鱼身体里去!价值怎么会跑过去呢?你是要搞玄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19:5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11 13:16
不是我要例外呀,我如果本期花钱了,你当然可以扣。但我本期没有花钱,你非说我“相当于”花钱了,那我不 ...
您忘记了纯粹净现金流量的事了。纯粹净现金流量才是新形成的收入。
其他只不过是资产价值变化而已——这不属于价值创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21:46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11 13:17
鱼的价值中怎么会有网的价值?渔网没有一个原子跑到鱼身体里去!价值怎么会跑过去呢?你是要搞玄学吗?
鱼总价值1000=中间投入100+增加值900。
这是公理,不要挑战公理——显得您非常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21: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3:19
您忘记了纯粹净现金流量的事了。纯粹净现金流量才是新形成的收入。
其他只不过是资产价值变化而已——这 ...
你的定义里没有什么纯粹净现金流量的事儿,请你不要胡搞。

除非你承认你的定义错了,重新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3:27:5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3:21
鱼总价值1000=中间投入100+增加值900。
这是公理,不要挑战公理——显得您非常无知。
哈哈哈,石开石原来是公理的化身,是上帝!他说啥就是啥,你都不能挑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4:29:16
clm0600 发表于 2020-12-11 13:27
哈哈哈,石开石原来是公理的化身,是上帝!他说啥就是啥,你都不能挑战。
W=c+v+m
W=c1+c2+v+m+s
++++++++++++++
这些事,都是总量等于分量之和,不用证明,是公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5:29:10
“价值是指商品交换货币的多少”。

例如,1件A商品交换到100元货币,那么就是这件商品的价值100元。
对于卖者来说,卖出这件商品得到了100元,就是这件商品价值100元。但对于买者来说,他支出100元货币买进了这件商品,是不是这件商品的价值就归0了?他花了100元买进了0价值的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5:34:17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1 15:29
“价值是指商品交换货币的多少”。

例如,1件A商品交换到100元货币,那么就是这件商品的价值100元。
谁所有商品——谁所有商品价值——归什么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5:54: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5:34
谁所有商品——谁所有商品价值——归什么0?
那你就是承认,企业买入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后,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且是作为已有的价值而存在。
对不对?

所以,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的一部分价值如果构成了本期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出售而得到了相应的货币收入,那么这部分货币收入实际上不过是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已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前所未有的价值。
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6:00:50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1 15:54
那你就是承认,企业买入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后,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且是作为已 ...
固定资产是以前的价值。
但是新产品价值中不包括固定资产的价值只包括中间投入的价值。
为什么不包括固定资产的价值?因为固定资产在前期已经核算完毕,不属于本期了。中间投入则完全是本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20:36: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6:00
固定资产是以前的价值。
但是新产品价值中不包括固定资产的价值只包括中间投入的价值。
为什么不包括固 ...
折旧就是固定资产价值产品的那部分价值,就像产品价值中低值易耗品摊入的价值一样,都是期初已有的价值的转化,而不是期初已有以外的价值。

例如,期初有固定资产100万元和低值易耗品1万元,两者合计期初已有价值101万元。

本期固定资产摊入新产品价值1万元,低值易耗品摊入新产品价值5000元。
期末新产品价值中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1万元,低值易耗品摊销5000元,合计15000元。
同时,固定资产净值减少为99万元,低值易耗品价值减少为5000元,合计剩余99.5万元。

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摊入新产品的价值与剩余的价值之和为101万元,恰好等于期初两者的已有价值。折旧证明,两者摊入新产品的价值15000元本来就是期初两者已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不是已有价值以外的任何新增的价值。
所以,固定资产折旧与低值易耗品摊入新产品的价值一样,都是期初已有价值的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新创造的价值。

按照你说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前期已经核算完毕,那么期初固定资产的价值就应当为0,为什么还不是0?
你一个会计,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2 09:08:11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1 20:36
折旧就是固定资产价值产品的那部分价值,就像产品价值中低值易耗品摊入的价值一样,都是期初已有的价值的 ...
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完毕,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上核算完毕。这都不知道吗?
社会总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最终产品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本期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前期固定资产的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2 18:28: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2 09:08
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完毕,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上核算完毕。这都不知道吗?
社会总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最 ...
前期核算完毕只是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前期已经形成,而不是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归0!

如果前期核算完毕,固定资产价值就归0了,那么企业为什么还要花钱去购买没有任何价值的固定资产呢?你以为购买固定资产的企业都是傻子吗?

如果前期核算完毕,固定资产价值就归0了,那哪里还要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不是冒牌又是什么?

如果你承认前期核算完毕只是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前期已经形成,那么在本期期初,固定资产的价值当然就是已有价值。
由此,新产品价值中与本期固定资产消耗所减少的价值相对应的部分(即折旧部分),当然就是期初固定资产已有价值的转化形式,在量上,就是已有的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

不然,你来说说,会计准则上为什么把折旧定义为“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你一个会计,不会连这么常识性的问题也回答不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2 20:56:5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2 18:28
前期核算完毕只是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前期已经形成,而不是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归0!

如果前期核算完毕 ...
不是固定资产价值归0,而是固定资产价值已经在前期核算完毕了。
本期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本期中间产品价值+本期最终产品价值(其中有本期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只是前期固定资产价值摊入成本,是一种计算,不是固定资产价值转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2 22:18: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16:00
固定资产是以前的价值。
但是新产品价值中不包括固定资产的价值只包括中间投入的价值。
为什么不包括固 ...
你这个会计讲出这种话来,吓死人了。
你这个会计居然不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成本中是包括使用机器设备的花费的。
企业在机器设备上的花费,在资产负债表里是一次全部记的。但是,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里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的部分中是分几次记的。这点都搞不清,你这个会计太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0:09:2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2 20:56
不是固定资产价值归0,而是固定资产价值已经在前期核算完毕了。
本期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本期中间产品价值 ...
正因为前期核算完毕了,所以它在本期就成了已有的价值,才能在本期的生产中将其耗费的部分分摊到新产品中去。
这就像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一样,虽然已经在前期核算完毕了,但本期还会把它价值的一部分摊入新产品中。

所以,本期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只是对它们摊入新产品的那部分价值进行核算。而这部分价值当然是前期已经核算过的价值的转化形式,当然不是新创造的价值。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新创造的价值,所以请你保持思维的同一性,始终用“创造”的意义作为判断的标准,不要再去扯驴唇不对马嘴的标准。否则,只能反复地自证你毫无逻辑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8:00: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2 20:56
不是固定资产价值归0,而是固定资产价值已经在前期核算完毕了。
本期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本期中间产品价值 ...
你说的核算,核算的是增加在中间投入之上的价值,我们讨论的是新创造的价值。你没有能力分清这两种价值的区别吗?

好比人家统计的是三角形的数量,我们讨论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数量。你难道能够要求我们把人家统计三角形数量的标准作为讨论直角三角形数量的标准吗?难道能用人家统计的数量来否定我们讨论的数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8:24:59
sdhb 发表于 2020-12-12 22:18
你这个会计讲出这种话来,吓死人了。
你这个会计居然不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企业 ...
恭喜您啊。您终于知道了购买固定资产的花费是在资产负债中,不在利润表中了。
知道固定资产折旧才体现在利润表中了。
但是您忘记了,购买固定资产花费体现在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中算现金流出。
当然,固定资产折旧体现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补充资料)表中——而不是主表的三个活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8:44: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3 00:09
正因为前期核算完毕了,所以它在本期就成了已有的价值,才能在本期的生产中将其耗费的部分分摊到新产品中 ...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新创造的价值体现为新形成的收入。新创造的价值是比较抽象的,但新形成的收入是不抽象的。所以,理解新创造的价值从新形成的收入入手,会很有效率。一下子就明白了。
新形成的收入中,劳动者报酬归劳动者所有,生产税净额归ZF所有,营业盈余与固定资产折旧归企业所有。
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形成的收入的一部分。当然也是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这样,是否可以理解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8:48:3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3 08:00
你说的核算,核算的是增加在中间投入之上的价值,我们讨论的是新创造的价值。你没有能力分清这两种价值的 ...
用三角形比喻倒是不错的呢。
整个三角形的数量相当于总产品价值
直角三角形的数量相当于新创造的价值
一般三角形的数量相当于重复计算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8:59:00
sdhb 发表于 2020-12-12 22:18
你这个会计讲出这种话来,吓死人了。
你这个会计居然不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企业 ...
我不懂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您才不懂吧?
资产=负债+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摊销的)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支出。
把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相减,就会得出现金变化与资产负债权益变化的关系——得出现金流量表的附注(补充资料表)。
这您不知道吧?
其他关系比较复杂,就不说了。说一个您不知道的。其
他的需要您说说了,您不是娓娓道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9:42: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3 08:59
我不懂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您才不懂吧?
资产=负债+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摊销的)
事实胜于雄辩。
是你把不能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项目说成是收入的,说成是赚的。

你就不要描了。越描越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3 09:45:42
sdhb 发表于 2020-12-13 09:42
事实胜于雄辩。
是你把不能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项目说成是收入的,说成是赚的。

我说的是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形成的收入。
固定资产折旧当然不是商品销售收入。您把新形成的收入理解为商品销售收入,搞错了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