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有个词多次落入公众的视野中,这个词就是“消费贷”。
这个社会中,有些东西是有毒或者有害的,但是社会公众并不能识别。因此,国家就应该站到一个很高的角度,去限制,甚至禁止这些有害或者有毒事物的使用。例如社会中的各类毒品,例如赌博等恶习等。
在本人的分析视野中认为,“消费贷”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客观事物。它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在危害。它的危害会同时体现在金融货币体系和宏观经济领域中。
因此,在金融货币体系中,部分准备金制度其实是有毒和有害的,在宏观经济领域中,消费者信贷(消费贷)其实更是有毒和有害的。而两者一结合,他们就合成了一种烈性剧毒。
我们虽然经历了一场繁荣,但下面的金融方程式更会带来一场经济灾难。
部分准备金制度+消费者信贷 ==电子货币的催化作用==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经济繁荣↑ (债务GDP构成的经济泡沫下虚假的繁荣如气体般挥发)
部分准备金制度这种间接融资模式,可以让银行的信贷可以数倍于银行准备金的规模进行释放,而银行通过信贷可以增加派生存款并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被动扩张,于是银行的准备金与银行的各项存款就会形成一个小于1的比值,也就是准备金率,这个比值越低则意味着银行的系统性挤兑风险越大,同时这个比值越接近央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就意味着部分准备金制度极限化发展了,则商行的流动性就越紧张,银行所能释放的信贷额度就越小。只要债务危机爆发,最后就一定会传递导致到不可收拾的系统性挤兑危机,爆发巨大的金融风险。
而消费者信贷就是一种在消费端扭曲提高社会的消费购买力,来承接生产端的各种产能,从而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繁荣,从而刺激生产者也同步加杠杆扩大产生。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同步繁荣,就会导致社会的信贷需求旺盛,从而刺激前面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朝着极限化发展的方向前进。
而电子货币则作为催化剂的作用,可以显著加快这个过程的发展速度。让这一切到来的很迅速。
我们都知道,鸦片初吸时能令人精神亢奋,精力倍增,因此初期看似有利,跟债务一个道理,初期对宏观经济是有利的,会加速经济发展。
鸦片到了中期发现有害时,却无法主动戒除,因为形成依赖和上瘾了。债务也是,到了发展中期是无法主动去杠杆的,也形成依赖性,只要去杠杆,经济就会减速和萧条,从而只能继续重拾加杠杆发展经济之路。
吸食鸦片到了晚期,身体掏空了,发现了巨大的危害也无法自拔了,债务经济体发展到了晚期,也是如此,我国过去5年,社会融资债务规模增加了143万亿,是之前数十年累积债务的超1倍规模,即使如此。我们也无法深入谈及主动去杠杆,各类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要加大信贷力度扶持各类企业的经营发展。社会也从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去杠杆过程。
那么吸毒到晚期后,病入膏肓的后果如何?我们难道不能预见吗?
现在社会上各类信贷贷兴起并不断发展,车贷,房贷,信用卡贷款,还有花呗,借呗,白条,各类消费贷等等。
别忘了,经济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循环过程,一旦各类消费贷掠夺了普通消费者未来的远期消费支付购买力,那么未来的消费需求就会逐步萎缩和消失了,经济市场中的买方消失,则作为生产者且同时负债的卖方就不能套现获得收入去杠杆,同时也没有能力扩大生产,也就不会成为社会劳务的购买者,而社会中的买方大部分都是社会劳务的提供者,这就会导致社会大量失业,普通消费者市场的收入降低,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消费需求萎缩。从而令经济交易明显萎缩减少,经济发展减速和萧条,从而导致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恶果显性出现恶性循环开始。
饮鸩止渴,涸泽而渔,焚林而畋,扬汤止沸,抱薪救火等等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可以用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