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2-26 18:20:48
收入法增加值.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07: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7:11
中间投入是本期使用,不管什么期间购买。买了不用,不是中间投入。中间投入必须进入生产环节,而且是一次 ...
中间投入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先买后用。因此,两者完全可以不发生在同一时期。

甘蔗收获期买的甘蔗,支付了货币,以后每个月使用甘蔗时就根本不用再支出货币。这是个客观事实,你无法否认。
所以,再以后每个月的现金流量中,都会有对应于甘蔗的净现金流。
你能说甘蔗是前期的价值,与之后的每个月都没有关系,所以,以后每个月的这部分净现金流都是新创造的价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09: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8:04
我早已经论证那个释义是错误的,您还用它作论据,结论自然错误呢。
现在讨论的就是你的论证是错误的,你怎么能用需要讨论的东西来证明人家的观点错误、你的观点正确呢?

又一次循环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13: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7:14
增加值,一方面表示新创造的价值——新增价值,一方面表示新形成的收入。这是基本常识。如果,连这都不知 ...
错误!
新增价值只是表明增加于中间投入之上的价值,而不是前所未有的价值。所以,根本不能说增加值都是创造的新增价值。

这个才是基本常识,本论坛那么多人都具有这个常识,就是你没有这个常识。你哪有资格判断什么是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21:34
sdhb 发表于 2020-12-26 12:49
现在不用  2016年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 了?!

老书上讲的对,还是新书上讲的对?
见61楼图片——真没想到——近20年了后的现在——竟然有这么多人连增加值是收入都不知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23: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7:17
前所未有的时间截止点是本期中间投入进入生产环节开始生产。这之后新增加的价值。中间投入是前面有的。
胡说八道!
前期的价值说的是前期形成的价值,并且正因为是前期形成的,所以在本期它就是已有的价值。因此,它根本就不是与本期无关,而是1、这部分价值会随着相应的生产要素的作用而转化为新商品价值的一部分;2、因此,只有超过前期形成的本期初已有的价值的价值,才是本期生产的前所未有的价值。

按照你的逻辑,你明年1月1日0点写了一个“石”字,你就可以说你再2021年创造了“石”这个字;因为之前的“石”字都是2021年的前期创造的,与2021年无关。
按此逻辑,你就可以再创造出人类已经拥有的所有的汉字了!你就可以成为2021年的石仓颉了!你太伟大了!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25:51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26 20:07
中间投入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先买后用。因此,两者完全可以不发生在同一时期。

甘蔗收获期买的甘蔗,支 ...
可惜的是,甘蔗体现的现金流量不是纯粹净现金流量啊——必须是纯粹净现金流量才是啊。
其他属于中间投入的——低值易耗品,长期待摊费用等都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26: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8:20
按照你给出的这个中间投入,那么螺丝刀、周转箱、低值易耗品等等统统都不是中间投入了。

又一次戳了你自己的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28:5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26 20:09
现在讨论的就是你的论证是错误的,你怎么能用需要讨论的东西来证明人家的观点错误、你的观点正确呢?

...
事实是:固定资产折旧是纯粹净现金流量——是新形成的收入——是新创造的价值——所以固定资产是转移价值是错误的。
另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价值不能转移。所以说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大错特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30:4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26 20:13
错误!
新增价值只是表明增加于中间投入之上的价值,而不是前所未有的价值。所以,根本不能说增加值都是 ...
注意:生产环节,新产品。
购入中间投入,生产新产品——之后才有增加值,以前没有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45: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20:25
可惜的是,甘蔗体现的现金流量不是纯粹净现金流量啊——必须是纯粹净现金流量才是啊。
其他属于中间投入 ...
第一,甘蔗体现的现金流量就是净现金流量,你否认不了。
第二,现在你需要证明的恰恰是固定资产折旧的净现金流与甘蔗、低值易耗品等的净现金流到底有什么区别。你又要把需要你证明的东西拿来当论据了?
又一次再循环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47: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20:30
注意:生产环节,新产品。
购入中间投入,生产新产品——之后才有增加值,以前没有增加值。
再说一遍,我们讨论的不是增加值,而是新创造的价值,是前所未有的价值。

所以,请你始终保持思维的同一性,不要偷换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50: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20:28
事实是:固定资产折旧是纯粹净现金流量——是新形成的收入——是新创造的价值——所以固定资产是转移价值 ...
你连固定资产为什么是最终产品都回答不了,连给转移价值下个内涵的定义都不会,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说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不转移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55:51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26 20:45
第一,甘蔗体现的现金流量就是净现金流量,你否认不了。
第二,现在你需要证明的恰恰是固定资产折旧的净 ...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纯粹净现金流量=净利润+固定资产折旧
甘蔗的净现金流量不是纯粹的。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56:49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26 20:47
再说一遍,我们讨论的不是增加值,而是新创造的价值,是前所未有的价值。

所以,请你始终保持思维的同 ...
增加值是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新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0:58:00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26 20:50
你连固定资产为什么是最终产品都回答不了,连给转移价值下个内涵的定义都不会,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说固定资 ...
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早有定义。那不是我发明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2:04: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20:56
增加值是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新创造的价值。
现在需要你证明的正是,为什么折旧是新创造的价值(即前所未有的价值)。
只有完成了这项证明,你才能说增加值是新增价值,增加值和新形成的收入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你现在为了证明折旧是新创造的价值,竟然把建立在此项证明基础上的“增加值是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新创造的价值”拿来当论据,不又是在搞循环论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2:07: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20:58
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早有定义。那不是我发明的概念。
当然不是你发明的。但是你要运用它们来说明问题,你就必须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它们的意思,你就没有资格说固定资产作为最终产品,不转移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2:12: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20:55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纯粹净现金流量=净利润+固定资产折旧
甘蔗的净现 ...
谁规定在没有现金支出购买甘蔗的时期,现金收入中对应甘蔗的部分不是净现金流量?

你以为用个“纯粹净现金流量”就可以否认客观事实,障住别人的眼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6 22:27: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8:20
请把书上收入法的部分(起码要显示258页)都上传来看。
已经讲你过去有断章取义的行为了,怎么还不显示讲收入法的所有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7:12: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6 18:04
我早已经论证那个释义是错误的,您还用它作论据,结论自然错误呢。
你认为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讲的固定资产折旧意思是错误的。
那么看看这个会计学里讲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对还是错。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这是毫无疑问的。
会计学 固定资产折旧 1.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8:16:51
sdhb 发表于 2020-12-26 22:27
请把书上收入法的部分(起码要显示258页)都上传来看。
已经讲你过去有断章取义的行为了,怎么还不显示讲 ...
那里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增加值是收入了。原始收入分配。固定资产折旧是增加值项目之一,不是收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8:32:25
sdhb 发表于 2020-12-27 07:12
你认为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讲的固定资产折旧意思是错误的。
那么看看这个会计学里讲的固定 ...
固定资产折旧当然是成本了。
是非付现成本,体现为净现金流量,是增加值(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的一部分。
您的错误在于成本就不是收入。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都是成本,但都是新形成的收入(增加值范畴)。
本人可没说折旧是会计学收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8:51: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7 08:16
那里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增加值是收入了。原始收入分配。固定资产折旧是增加值项目之一,不是收入吗?
心中无鬼怕什么?不但要看258页,还要看:
1. 固定资产折旧
2. 增加值
的部分。不能缺少。
一看,其实还是和2016 国民经济核算书上讲的, 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9:21:26
sdhb 发表于 2020-12-27 08:51
心中无鬼怕什么?
我不怕上传。我怕的是您看到了营业盈余与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所得,也不认账啊。
足够的证据已经认定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原始收入范畴,您不认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9:22: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7 08:32
固定资产折旧当然是成本了。
是非付现成本,体现为净现金流量,是增加值(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的一部分 ...
我没有错。
会计学的常识,成本不是收入。
会计准则上讲的收入 才是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9:26: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7 09:21
我不怕上传。我怕的是您看到了营业盈余与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所得,也不认账啊。
足够的证据已经认定固定 ...
心中无鬼怕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9:27:09
sdhb 发表于 2020-12-27 08:51
心中无鬼怕什么?不但要看258页,还要看:
1. 固定资产折旧
2. 增加值
说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那是从与MPS就开始了,之后一直没有大改动,错误一直延续。但这个错误,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增加值是新增价值,是新形成的收入,这足以证明固定资产是转移价值的错误呢。这都看不出来,是缺乏常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9:31: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7 08:32
固定资产折旧当然是成本了。
是非付现成本,体现为净现金流量,是增加值(新增价值新形成的收入)的一部分 ...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增价值。 GDP核算2016增加值.PNG



根据上文
增加值 = 新增价值 + 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固定资产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7 09:33:02
258.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