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留学 外语学习
933 0
2020-12-25

2.gif

关于圣诞节的由来,你可能知其一,不知其二。


简单来说,Christmas-圣诞节意为庆祝耶稣诞生的弥撒,它是Christ's Mass(基督的弥撒)的缩写。


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吧,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起源。


首先,它当然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无论是从历史还是词源的角度来说,我们都不难看出来。


4世纪初,罗马帝国东部的基督教会定于每年的1月6日作为纪念基督降生和受洗的节日,当时这个节日叫做“主显节”(Epiphany)


而学界一般认为,将12月25日定为后世所习惯的圣诞节,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4世纪末期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5世纪初再传到埃及......不过亚美尼亚的教会仍坚持1月6日的主显节才是正宗的耶稣诞辰。


其实,12月25日本来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因为最初,它是作为波斯太阳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和罗马历的冬至节而存在的。——当时的太阳神崇拜者都是被定性为异教徒的,他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


而罗马教会选择12月25号这天作为圣诞节,是为了“掰正”这些异教徒的习俗,将他们彻底基督教化。


但由于有些地区的日期仍然不能达成统一,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会存在一个自12月25日到次年1月6日的“圣诞节期”。(如果这段时间都能放假,听起来还蛮爽的。)


基督教会在每年12月24日晚上到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庆祝耶稣诞生,也就被称为 Christ’s Mass


“弥撒”这个宗教仪式,亦称感恩祭。它是拉丁语missa的音译,本意是“聚会,聚集”,来源于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 missa est”,即“去吧,弥撒礼成(此即聚集)”。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关于这个词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是取它的本意“聚集”,一说则是认为它此处因为是仪式最后的结束语,所以取其“解散”之意。


这两种观点我们都可以保留,并依据此来形容对这个弥撒圣祭的感官印象。(这里涉及更深入的宗教内容,此处不再细说。)


继续说回到Christmas本身。其实这个词也是直到14世纪左右才被缩写为现在这样一个单词的写法,也就正式形成Christmas(圣诞节)一词。


从 mass 到形成 -mas 这个后缀,经历了一个简化的过程。基督教中其他一些重要纪念日,也经常以 -mas 结尾。


那么,为什么 Christmas 会被缩写成 Xmas?


这么做的初衷大概还是为了好写、好记——原本的9个字母直接缩写成了4个字母。


之所以这么做,一种说法是为了把圣诞节世俗化,去除其中包含的基督教传统,让它变成更具有普世意义的节日。

另一种说法就要追溯到古希腊语和英语的关系了。在古希腊语中,“Christ 基督”写作Χριστός,在拉丁语中变为 Christus,到了英语中则演变成了Christ的写法。


看文字还不够直观,下面这个希腊字母表的写法和读音应该看完就一目了然了👇


1.jpg


古希腊语里的“X”读作“chi”,不过上图的音译可能不够严谨,也有一种说法它的读法应该是 /kaɪ/,无论是X还是chi,都能和“Christ-基督”完美对应上,那么用“X”来代替它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不过,“Xmas”虽然也有一部分人读作 /'eksməs/ ,但大部分人还是读作 /ˈkrɪsməs/,这也是更为常规的读法。


最后,说一下我对过圣诞节的看法吧。


今年有一个现象,似乎从高校到一些媒体,大家突然开始抵制起了“过洋节”的做法。有一种论调是这可能会让我们忘本,或者被这些起源于国外的宗教潜移默化地影响。


比如这两天处于舆论中心的湖南卫视,就在自家的节目《明星大侦探》中将圣诞元素都打码了。


我是觉得挺没必要的。我们过洋节,不代表我们就不重视自己民族的节日,中秋、端午、清明,甚至是各种节气,我们都过得非常投入。


且不说西方人自己都在努力将圣诞节、感恩节这些他们的传统节日“去宗教化”、世俗化,即使真的大喇喇说这就是属于基督教的节日,我相信,这也不是我们过节的原因。


说到底,因为洋节而信教的人的数量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很多人甚至都并未意识到这些洋节究竟来自哪个宗教。


平安夜、圣诞节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再到之前的万圣节、感恩节......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不过是又一种找乐子、释放自己的机会罢了。大家平时压力都这么大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宣泄的出口,何必非得堵上呢?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能够自洽,就谁都没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