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308 1
2011-02-17
对话嘉宾:邹晓徽,睿博商学院执行院长,首席知识架构师
本文由《睿博商学院》杂志记者采访并整理。


问:您好,邹院长!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您就MBA教育的话题一起交流。我们知道您自2001年开始一直在从事医药经理人、医药企业家的管理教育,取得骄人的成绩。这样不懈的努力,想必您一定有不少的感受。
    答:首先,我要谢谢您对我这几年工作的肯定。我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MBA教育工作,2002年开始从事医药行业的管理教育工作,八九年下来,毕业的学生有近千人,他们都是我们医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销售总监、市场总监、区域经理,还有人力资源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等,每个人当初来学习MBA的目的都有所不同,我在这方面的感触很多……

问:今天,MBA学位教育在企业经理人的群体中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发现很多医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清一色地都是MBAEMBA毕业,他们在企业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管理角色,您能就您所接触的学员来谈谈他们当初上学的初衷吗?

    答:好的,我非常愿意就这个话题和您交流。近9年的管理教育从业经历里,我把参加学习的学员分为这么四种。
    首先,大多数经理人参加学习是为了获得先进的管理知识,他们发现自己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已经不能用一些常规的方法来解决,换句话说,那些所谓的管理方法已经落伍,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来到课堂上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理论。例如,我们有些学员所在的企业里至今仍然设有人事部,还在用过去传统人事的管理方法管理着现在几百人的企业。当他在我们的课堂里了解到人事管理早已经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甚至大人力资源管理的阶段时,他学习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摘掉自己企业人事部的标牌,换上了人力资源发展部的新标牌。在睿博商学院的学员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许就是学习的力量!
    其次,有些医药经理人、企业家来到我们的课堂,是为了梳理自己过去的经验。我经常在MBA的课堂上对我们的学员说,在座的各位经理人、企业家从来不缺乏经验,但我们缺乏对这些经验的整理、梳理,原因是我们平时没有时间,平时没有养成这样管理知识的习惯。现在,我们来到这样的教室,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从二三十多位专家教授、业界领袖那里得到最新的管理知识,同时,他们也可以带领你们系统地整理我们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分门别类地整理到各自的书架中,这样,我们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再检索这些知识、经验,速度就会快很多。
    另外,我们有些经理人、企业家到我们的课堂是为了学习一些常用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教你管理企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教您管理企业的一些具体工具和方法。这样的学习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我们的学员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总能在课堂上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管理工具,像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工具、面试技巧、波特竞争五力分析、产品生命周期、7S模型、标杆管理等等,我们曾统计过,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大约能提供给我们的学员近二百多种管理工具,如果他们能把这些工具、方法用好,则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我们教育的角度来说,他们最需要系统的知识教育。原来都是打游击的,不会指挥一个大的军队,钻小山沟可以,指挥不了阵地战。EMBA管理教育从不号称要把这些人培养成企业家,我们只培养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他们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并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这样才能成功。我们发现中间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商学院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后备人才,不是现实操作型的人才。如果是操作型的人才,应该到培训班里去找,我们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在完整的理论架构下,带有案例分析、管理工具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类学员,他们来这里上课是为了获得同学资源,这一点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起来。在我们的班上,同学们由第一次上课的不熟悉,到第二、三次课程的相识,以致到后来发展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无疑这一点对于学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医药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我在课堂上不只一次地说过,如果我们投入了一笔学习的费用,但收获的是有益的管理知识以及丰富的人脉资源,那学习就成为了你的一种投资,而这种教育投资的收益远比投资在股市或房地产等方面的收益要大很多很多。
    问:2009年的医改方案出台,对我们这个行业的经理人、企业家的管理思维的变化会有不少的触动,当今的医药经理人在新环境下可能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答:不错,你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在最近一段时间,我曾经也分析过医药经理人遇到这些变化时所可能的行为特征。无外乎有这么三种:一是等待老板的决策,二是对国家政策的观望,三是迫切在自己的思维方式、管理知识上的更新。
    事实上,前面两种行为,都是把行为寄托于外力,而事实上,这样的寄托可能带来的结果不得而知,或者说是风险很大。唯有第三种行为才是你自己能掌控的。所以,最近到睿博商学院来上学的经理人明显多了起来……

当前,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怎样打造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多医药企业家都在探索的事。药物的研发能否创新?药物剂型能否创新?药品生产工艺能否创新?营销模式能否创新?管理制度能否创新?这些问题无时无刻地不困扰着我们的医药企业家。从我们企业来讲,产品同质化很强,(营销)策略的同质化也很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实际上你的策略也没有竞争力,并且策略的制定最后还要靠队伍来执行。所以,一个医药企业队伍的建设、管理人才的建设,可能是企业以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个卓越的管理团队,未来的竞争力就有差异化了。所以,未来的竞争,实际是执行力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管理团队成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基于这一点,企业如何通过招聘、培训、教育来打造一个服务卓越、训练有素的专业化的营销团队,这是我们随时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和企业未来所共同追求的。

    作为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来讲,自身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具备这种素质,学是学不来的。但如果一个人有这种潜在素质,却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就像做运动员一样,就算你有天赋,你也不能成为奥运冠军。要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就要像培养世界冠军一样,他们没有学这些东西之前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要继续成功,就必须不断学习。

(本文刊载于《睿博商学院》内刊杂志总第11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1 20:44:0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