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067 5
2006-08-05

假定是从消费者最大化效用Max U(x) s.t. p*x <=y 得到马歇尔需求函数:x*=x*(p,y)

那么,可以看到需求量x*是对p,y零次齐次的,即x*(p,y) = x*(tp,ty),而在古典供给模型的假定下,由于实际工资具有弹性,p的上升会伴随着名义工资w的上升,使实际工资w/p 不变。假定所有收入来自工资(完全竞争下企业利润为0),那么y=w,也就是说 p与y总是同比上升

那么,当p改变为tp时,y也相应地改变为ty,那么单个消费者的需求量x*应该是不变的,总需求也不应该变化。

如果以上推理成立的话,为什么在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比如《全球视角》),一般总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呢?难道宏观中总需求的推理并非由消费者效用理论得到吗?

与大家一起讨论,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22 22:21:00
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简单的凯恩斯模型或者IS-LM模型来推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01:54:00

不懂,以后再来看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09:12:00
“实际工资具有弹性”在凯恩斯模型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19:51:00
宏观中总需求的推理并非由消费者效用理论得到,而且实际工资并不是具有弹性而是工资具有粘性,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可以由IS-LM模型或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得到。具体推导情参见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或者曼昆宏观经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22:38:00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由凯恩斯效应(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还有国际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