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44 8
2006-08-05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align=center><B>不能说明商品交换的价值理论一无用处</B><B><o:p></o:p></B></P>
<P  align=center>曹国奇</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朱正国先生在其《马克思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一文中(<a href="http://www.****.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0946" target="_blank"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www.****.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0946</FONT></A>)能坦诚自己对马克思价值的不当理解,这是值得敬重的。</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其实我提出的马克思悖论只是基于“谁创造归谁所得”这个根本逻辑,——马克思说资本家无偿得到工人创造的价值,是剥削;同理,当劳动生产力提高后商品将正比增加,而工人将无偿得到一部分这时增加的商品,也是剥削。在这个根本逻辑上争论时,如果引用马克思这个基础之上建立的逻辑来为马克思辩护,那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使马克思理论更加支离破碎。朱正国先生和其他一些人士(其它网也在激烈讨论《请解开马克思悖论》一文)都犯了这个禁忌。下面就几个突出的问题谈一下。</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一)有人说价值不是商品,所以不能说商品流向与价值流向不一致是悖论;更有甚者干彻说马克思的价值不是用来说明商品交换的,所以马克思理论中不存在这个悖论。这么争论已经没有意思了。幸好马克思是明确说了他是从商品交换上来研究价值的,要不然我就要说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一无用处。</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二)很多人同朱正国先生一样,充分利用马克思颠三倒四的陈述来转移矛盾,将“价值是抽象劳动”转移到“价值是社会关系”上来。诚然,“价值是抽象劳动”和“价值是社会关系”都是马克思的愿意,但是“抽象劳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社会关系”吗?我提出的马克思悖论是明明确确地在“价值是抽象劳动”这个基础上谈的,与“价值是社会关系”没有关系。</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社会关系是什么?它本身就包含资本家和工人间的各种关系,如果“价值是社会关系”,那么马克思还用价值说明社会关系干嘛?马克思说只能用价值说明社会关系时又说“价值是社会关系”,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一些人一搞就搬出“价值是社会关系”来高谈阔论,那只是为了发表下文章,好挣文凭和职称,可是我们不是这一路货色。他们一边举起马克思左手,一边举起马克思右手,彼此打一下,然后说声哥俩好——都中举了。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是自费来谈论问题的,不会跟任何人搞“用马克思左手打马克思右手”的游戏,我们会明确说——“价值是社会关系”是马克思的研究进行不下去时拍脑袋拍出来的一个概念。</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三)朱正国先生说“曹文根本不理解资本论是干什么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使用价值不能说明这种关系,只有价值才能说明这种关系,所以,离开价值或价格的商品(财富)的流向来检查其剩余价值论不是可能的。”,这本文就是上面说他转移矛盾的原因。其实他敢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好像马克思在《马恩全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卷中说了这么意思一句话——不能用使用价值说明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但是朱正国先生忘了,就在这其后马克思还说了使用价值是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这么一句话。岂有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不能说明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的?</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我看马克思是写着写着发现不对头,就说了那么一句话以回避悖论。还好,在政治方面更主要的规律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再怎么颠三倒四来回避悖论,总不能说生产力中生产资料的流向不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吧?——生产资料可就是马克思说的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产品,——剩余产品就是剩余财富。</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研究马克思理论一定要从整体上去理解,不然你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处,我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处,你抄价值与商品是分离的(得到价值失去使用价值),我抄价值与商品不是分离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那就毫无意义了。</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总之,马克思的价值必须是用来说明商品交换的,用价值流向所说明的一切必须与商品流向所说明的一切一致,要不然,我们拿着《资本论》对工人说:你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剥削了,我们革他的命去吧,拿回我们的价值。工人说:我不知道价值是能吃还是能喝阿,还是抢老板家的食品比较好,我饿极了。对此,我们是哭还是笑?</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6 08:03:00
“谁创造归谁所得”,这是个分配伦理,只是比“谁劳动归谁所得”这个分配伦理,有更多的语义毛病。在马克思那儿,它们是同义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6 08:12:00

朱教授,和国内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一样,由于他们受原教旨主义的困扰,离能以科学的方式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的路还很遥远,对此,你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你得不到他们的认同,也要淡然处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7 00:55: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6-8-6 8:03:00的发言:
“谁创造归谁所得”,这是个分配伦理,只是比“谁劳动归谁所得”这个分配伦理,有更多的语义毛病。在马克思那儿,它们是同义语。

能否说说毛病在那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7 20:12:00
关键是谁创造了多少?你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7 20:15:00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你知道谁创造了多少,难道你要把那傻子,呆子,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饿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