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11-2-25 15:22:58
45# phoebuss
已检查,可以下载文后的WORD文档查看了,给您添麻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15:23:42
loozan 发表于 2011-2-25 11:13
看不见图,。。。。
可以下载文后的WORD文档查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16:08:25
在我国,经济理论很混乱,根源在于计划+市场,而且看得见的手起主要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16:14:00
任志强开口必弹市场,其实他只是在为自己所代表集团的利益进行掩盖,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垄断土地供给,2003年后老百姓除了买商品房这条途径外根本没有其它途径解决居住问题),垄断下市场失灵,供给基本无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19:41:42
楼主,匆匆看了一下帖子,觉得你在图形分析上确实合理,你是对的(税是一个楔子)。
不过,就具体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这个要研究的问题而言,似乎光用这个图很难解释,所以恐怕不能用它直接就得出征收房产税对房价影响的结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19:51:50
部分图片无法显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20:52:14
stay tune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01:46:20
估计外国人一定会感到诧异,竟然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加了一项税,而欢呼叫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07:49:07
没有图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09:26:13
图片看到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1:25:19
说真的,一看这些图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好歹不要画成直线阿。

简单总结一下这个帖子的逻辑
1、LZ实际上是反对开征房产税的,因为“较多的流转环节的税费竟然被称其为无税状态,税收项目多还不足够,还嫌流转次数太少从而影响了税收的总量,只有每年每月定时定量从无间断地收取税费,才会被财税专家认为是有税的。”
2、作为反对的一个理由,就是课题专家不过是一群砖家
3、任志强在blog中贴这个东西的目的是事么呢?我一直以为他是反对征什么房产税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2:08:04
来看看他们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6:35:07
理论上成立,但是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如前几位说,中国的房产税针对的房子是大面积的以及拥有多套房子的业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7:19:04
税收破坏市场,因此古代汉、唐朝轻徭薄赋,但是国富民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20:38:16
楼主 看不到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21:42:08
智囊团, 狗头师爷,其实是一个职位的两种称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21:44:27
你懂个屁啊,实际政策是什么啊,又不是按他说的办事,只是他个人意见,又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瞎激动啥哎激动,水货的多了,当大官的有几个是真正一线做具体工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08:50:01
这就是中国的ZF学者,在官场打拼,他们早就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了。真正的学者是要受到排挤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15:28:07
看不见图片啊
反正中国的经济学家
敢说真话的人有几个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0:49:20
为什么不直接用word上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0:50:40
knightleo 发表于 2011-2-24 14:32
从我国情况来看,在税收制度设计上,流转环节的税费较多,而保有环节的财产税由于对于居民个人拥有的非经营性的居住房屋都免于征收,因此,实质上处于“无税”的状态。

从语义的连贯性来说,这个话的意思其实是说“(保有环节)实质上处于“无税”的状态。”

这一段倒是没有发现什么逻辑问题,应该算是表达或标点符号误用问题。
您真本分老实。
房地产流转环节已被征收了接近房价50%的税负,为何还要故意隐去“保有环节”的字句然后写上“无税状态”?更何况,其文谈论的是税负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流转环节的50%房价被征收了,却不被论及,反而再去论及加征保有环节的税负征收,您认为这是客观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0:57:31
firebirdwq 发表于 2011-2-24 14:42
1# 货币主义者
1 物业税能否转嫁 要看怎么设计
  如果满足两点 就很难转嫁
   (1) 税率要足够高
    (2 )差别税率
    
    举例说明 第一套房0 第二套房 1.2% 第三套房3.6%以此类推
    税率是为了说明问题和简便计算
    
    同一幢房子的301室和401室
    都值100万 都能租3000元
    开征物业税后 301是某人的第二套房子 每月承担1000元物业税
    401是某人的第三套房子每月承担3000元物业税 请问他如何把3000元转嫁出去
    
    最多转嫁1000元 而且这一千元也是房东和租客共同承担 剩下2000元就没法转嫁
    
    所以关键是物业税怎么设计 税率越高 差别税率差别越大 就越难转嫁
  
  2 关键在于 (1)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而不是由成本决定的
   (2)同一件产品承担不同的税负 就很难转嫁
    在市场供求大致不变的情况下 房客是不可能漫天要价的
    两套房子共同承担的1000元 是有可能转嫁出去 但能转嫁多少 要看供需的价格弹性
    401的另外2000元 就很难转嫁了
  
  3 当然我也觉得**就算出房产税 也不太可能差别税率
    因为这是对有多套房子的最大利空 出政策的人自己往往有多套房子
    
    我只是探讨一个理论问题
  4 一句话 能不能降房价 能不能转嫁 要看怎么设计
    
    我的设计方案当然不是以能收到多少税为目的 而是说物业税在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目前中国房地产占有结构极其悬殊的问题的
感谢您的思考!
问题在于,其文论及的是宏观层面的房价的变化。您的例子中,或许3000物业税的人无法获得3000的租金,但是,由于3000房屋的存在,客观上造成的是1000房屋的减少,而1000房屋的减少,意味着的是租金的上涨。您更多关注于3000房屋业主的收益,而贫困者租房的成本涨还是跌才是更应该被关注的。
与此同时,本文谈论的是对基本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也即无论是收1000还是收3000的物业税,房地产的估计都变成了最适水平之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07:04
caoxizhong 发表于 2011-2-24 15:41
流转税税负可以转嫁,而财产税、所得税不易转嫁!但中国房价的上涨不在于民众的真实需求,而是投机,少数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士钱没处投资,只有炒房,使房价处于高位,而我们现在的房产税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至少税率要高过同期贷款利率的水平,才可能抑制炒房投机!
您提及的实际上是教科书中的税收归宿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提到过一个案例,几十年前,美国富翁喜欢玩游艇,穷人看了很不舒服,于是形成了一个限制购买游艇的法案,这种税率很大,应该可以达到您所希望的高于同期贷款利率的程度。可几年过去之后,人们才发现,游艇税根本就没有限制住富翁的玩乐,富人们找别的东西玩去了,相反是游艇工厂的工人由于没人买游艇拿不到订单,大量失业,收入下降。最后,值得取消了该项法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09:20
一夫 发表于 2011-2-24 19:07
在国内没有一个教经济学的所谓教授、博导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混的下去的,都是搞些旁门左道的所谓经济社会问题,实者本人认为好多不过是社会学的东西,或者说这些教授博导们根本还不懂什么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却一个个都挂着著名经济学家的名号,这样指导和教育出来的学生就难免出现低级错误
是啊,这样地位的专家都没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怎么指望中国学术水平的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14:18
xxxdg 发表于 2011-2-24 21:30
你的理解存在偏差。文中分析的是“保有”环节税收为0。
因为是你的转述,没有看到原文,所以断章取义可能会有问题。但如果像你说的这样分析,那么最严重的问题实质上在于,文章隐藏了一个概念:是对购买行为征税,还是对保有房屋征税。
如果是对保有房屋征税,那用原文的方法和你给出的方法通通是错的,因为实质上这些房屋只是“保有”,而甚至没有发生“交易”,根本不是市场上的东西。
所以不知道是原文故意偷换了概念,还是你理解的有偏差。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本人没有给出任何所谓的办法,本人只是指出了所谓专家根本就未曾掌握基本经济学原来的客观事实。
保有与否,交易与否,都不是征税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不是关键。何况,原文谈及的是房产税对房价涨跌的影响,征收房产税是否合法交由法律工作者去讨论吧,我们可否只假定房产税已然征收,只分析它对房价涨跌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17:01
lans007 发表于 2011-2-24 21:48
说句不好听的,屁股决定脑袋。
楼主认为呢?
官员们屁股决定脑袋至少不会让人太过耻笑,而这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敢于拿自己学术声誉做赌注,就实在太为可悲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26:14
whachel1976 发表于 2011-2-24 23:04
我在想,会不会和一种预期有关?
因为预期房价要跌,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试图将房屋出手。
但是,房价尚未跌,所以,能在较高位出手尽量在较高位出手。
至少不能主动将房价拉低。
就像炒股一样,往往是大众预期股票上涨时,它却跌了。
后来我试了一下,我的心理是:
我预期该股票要涨,于是,我想买,但是,我不想出高价。
于是,我在该股票现行市价下压低一点报价买入。
如果每个股民都像我这样,这支股票预期是涨的,但当天却跌了。
是的,经济预期是经济动态研究范畴,这种研究相对薄弱。
但是,预期并非只体现于需求一方,也即,预期对供给和需求双方都在起着作用。如果它们双方的预期是一致的,那么意味着供给与需求的共同减少,也即,只在成交数量上减少了,而均衡价格(成交价格)始终保持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28:03
sskkyy611 发表于 2011-2-25 16:08
在我国,经济理论很混乱,根源在于计划+市场,而且看得见的手起主要作用
大力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30:02
sunyee 发表于 2011-2-25 19:41
楼主,匆匆看了一下帖子,觉得你在图形分析上确实合理,你是对的(税是一个楔子)。
不过,就具体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这个要研究的问题而言,似乎光用这个图很难解释,所以恐怕不能用它直接就得出征收房产税对房价影响的结论来!
本文只为揭示财税专家运用经济学原来的错误而撰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1:30:42
Crsky7 发表于 2011-2-25 19:51
部分图片无法显示。
可以下载文后的WORD文档查看了,给您添麻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