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共享、还有一个就是国家根据自身的有利因素有选择地发展一些产业[也就是合理的国际分工]。
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和本国货币的政策性机构[中央银行],那么要完善国际贸易体制,还需要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国家公平地共享国际资源、发展成果和进行合理的国际分工。
那么既然每个国家都生产产品,而且需要进出口,如何才能让进出口国家之间共享由国际分工而提供的不同类型的产品呢,条件是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为什么国与国之间可以不存在债权债务,是因为商品买卖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是企业行为,国家只是一个管理市场的政权组织,不能因为市场不一样了,商品买卖就成了国家行为。一个国家的企业把产品出口到另一个国家那么它就相当于点领了进口国家的市场,因此作为贸易产品进行了交换,那么国家之间货币如何应对进出口关系呢,那就是出口国向进口国提供与出口商品等价值的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平衡的通用作法。
这种作法是否公平呢,国际贸易要求市场共享,那么国家就不能作为一个盈利组织,国家只能是区域内政治组织,是管理该国拥有的资源与市场的主体。
如果把国家作为经济体,那么它就得考虑利益关系,让自己国家的产品盈利更多利益,和人类共享资源、发展成果和国际按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和产品成本进行合理分工的宗旨相背离,也不符合政治经济学规律。
国家的生产能力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代替人工的现象已经是平常事了,产生生产能力过剩是各国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那么剩余价值如何分配就成了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随着生产能力的进步,规划合理的让一些财富相对少一些的人群得到国家的补助,也就是让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国家经济的发展成果,也就是国家向社会提供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