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7 12:08: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02
您说的有很多,与国民经济核算规定不符,是错误的。希望你认真阅读国民经济核算的规定。不要被错误的东西 ...
你自己看看清楚: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是怎么讲的。
GDP是产出,看见了吗?

2016 GDP.PNG
附件列表
2016 GDP.PNG

原图尺寸 47.42 KB

2016 GDP.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10: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05
这个资料,也有收入法的说法。说的简略些,我提供的资料比较详细,更精确。
这个资料,关于固定资产折旧 ...
你需要有可靠依据。科普传单不是可靠依据。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是有权威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13: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1:59
您花了1000万元投资购买资产生产产品。此时您的现金为0。之后一年,您的现金增加了200万元。这200万元就是 ...
固定资产价值少了200万元,现金增加200万元。利润还是0,收入为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15:10
sdhb 发表于 2021-1-7 12:10
你需要有可靠依据。科普传单不是可靠依据。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是有权威性的。
那是统计局网站统计指标的权威解释,不是科普传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18:46
sdhb 发表于 2021-1-7 12:13
固定资产价值少了200万元,现金增加200万元。利润还是0,收入为0.
您去问问企业会计(任何您认识的一个),某月销售收入100万元,成本100万元,利润为0,没有其他的业务。这个月收入是多少?
是100万元还是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19:2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15
那是统计局网站统计指标的权威解释,不是科普传单。
是科普传单。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是有权威性的。 这是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最权威文件,权威性高于统计局的任何其它文件。

另外,要实事求是。瞎说就没有意思了。你讲瞎话,你就不要来讨论。


GDP明明是产出,不是收入。你这也要瞎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23: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1:59
您花了1000万元投资购买资产生产产品。此时您的现金为0。之后一年,您的现金增加了200万元。这200万元就是 ...
你化了1000万元投资购买了轿车,之后一年,你卖二手车,卖得200万元,这200万元就是你们皇家的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26:17
sdhb 发表于 2021-1-7 12:13
固定资产价值少了200万元,现金增加200万元。利润还是0,收入为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30:45
sdhb 发表于 2021-1-7 12:19
是科普传单。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是有权威性的。 这是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最权威文件,权威性高于统 ...
那是您把   GDP收入法计算视而不见的结果啊。您引用的资料中,也有从收入形成这样的字样呢。不是收入,谈什么收入形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37:12
sdhb 发表于 2021-1-7 12:19
是科普传单。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是有权威性的。 这是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最权威文件,权威性高于统 ...
到底谁讲瞎话?谁对“收入形成”视而不见?
谁说GDP只是产出,不是收入?明明您自己在说瞎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38: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1:59
您花了1000万元投资购买资产生产产品。此时您的现金为0。之后一年,您的现金增加了200万元。这200万元就是 ...
你这个利润是毛利而已,假的。
纯利润才是真的利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44: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37
到底谁讲瞎话?谁对“收入形成”视而不见?
谁说GDP只是产出,不是收入?明明您自己在说瞎话。
国内生产总值 是产出不是 收入,这么明显的事。 你这也搞不请?!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 国内生产总值: 指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以下是我讲的:
GDP是一个国家一年的
产出
支出法是直接的方法,把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加起来。支出法的每一项都是最终产品,所以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但是,收入法是间接的方法,收入法里的每一项都是产品,这些项本身(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都不是GDP的组成。收入法只是用每一项的数值来求GDP的数值。所以,这些项本身是否是新创造的价值并不影响求GDP的数值。事实是,有些项(收入)本身是新创造的价值,有些(固定资产折旧)本身不是新创造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 不是 收入,这么明显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51:09
clm0600 发表于 2021-1-7 12:38
你这个利润是毛利而已,假的。
纯利润才是真的利润呢。
投资回收期计算,就是用净现金流量。不用净利润呢。知道为什么吗?
在30多年前,我看的一本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需要这个资料吗?
如果您觉得智商足够,完全可以自己解释。
资料的有关数据如下:
两个项目,都是投资8000万元,其中一个年折旧1000万元,一个年折旧500万元。折旧1000万元的年净利润500万元,折旧500万元的年净利润800万元。
让您选择这两个项目的话,您选择哪一个?
您是按净利润的多少选择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2:52:46
sdhb 发表于 2021-1-7 12:44
国内生产总值 是产出不是 收入,这么明显的事。 你这也搞不请?!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 国内生产 ...
GDP不是收入,就没有收入法计算GDP的事了。这都能搞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08: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51
投资回收期计算,就是用净现金流量。不用净利润呢。知道为什么吗?
在30多年前,我看的一本书就说明了这 ...
计算投资回收期,当然用净现金流量啊,我没反对这一点啊。
为啥要用净利润呢?谁说要用净利润了?真是莫名其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11:56
clm0600 发表于 2021-1-7 13:08
计算投资回收期,当然用净现金流量啊,我没反对这一点啊。
为啥要用净利润呢?谁说要用净利润了?真是莫 ...
明白就好。用现金利润——赚的钱——计算投资回收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14:25
clm0600 发表于 2021-1-7 13:08
计算投资回收期,当然用净现金流量啊,我没反对这一点啊。
为啥要用净利润呢?谁说要用净利润了?真是莫 ...
工业企业的几种利润及相互关系
一、工业企业的几种利润
工业企业利润分成四种:账面利润、生产利润、营业盈余及现金利润。
(一)账面利润
账面利润有四种: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取负值)+其它+公允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成本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毛利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毛利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取负值)+其它+公允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取负值)+其它+公允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如果把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称为公司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等称为其它损益,营业利润表示为营业毛利减公司费用加其它损益,则有: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毛利-公司费用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毛利+其它损益
=主营业务毛利-公司费用+其它业务毛利+其它损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毛利-公司费用+其它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主营业务毛利+其它业务毛利-公司费用+其它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生产利润
生产利润分四种(与账面利润对应),生产利润1、生产利润2、生产利润3、净生产利润。
生产利润1=报产产品毛利-公司费用
生产利润2=报产产品毛利-公司费用+其它业务利润+其它损益
生产利润3=报产产品毛利 -公司费用+其它业务利润+其它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生产利润2=生产利润1+其它业务利润+其它损益
生产利润3=生产利润2+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生产利润=生产利润3-所得税
但一般我们以生产利润1作为标准生产利润,因为生产利润1没有考虑其它非生产因素。
报产产品毛利的说明:
转出生产毛利=报产不含税商品产值+报产自制半成品价格+转出劳务-转出成本-半成品差异
分配生产毛利=报产不含税商品值+报产自制半成品价格+转出劳务-分配成本-半成品差异
商品生产毛利=报产不含税商品值-报产商品成本
在计算生产利润时,一般取转出生产毛利。
(三)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指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不含增值税的其它税额(一般在公司费用里列支,简称其它税,下文用简称,其它税不含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营业盈余也分为四种:营业盈余1、营业盈余2、营业盈余3、净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1=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增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营业盈余2=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其它损益
          =增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其它损益
营业盈余3=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其它损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增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其它损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净营业盈余=营业盈余3-所得税 
这里,增值(不是增加值,增加值等于增值加上应缴增值税)等于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减去中间投入。
我们一般把营业盈余1作为标准营业盈余,因为营业盈余1没有考虑其它非生产因素。
有关说明: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折旧等均是生产单位、辅助部门、公司费用中合计数。生产单位指的是可以独立核算成本的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部门指的是独立核算的动力、运输等辅助部门(其发生的费用转往生产单位、辅助部门、公司费用中)。公司费用即上文所说的各种费用。
(四)现金利润
现金利润等于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即等于现金流量,用公式表示为:
现金利润=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期末账户货币资金-期初账户货币资金
现金利润=经营现金利润+投资现金利润+筹资现金利润
二、四种利润概述
账面利润、生产利润及营业盈余均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现金利润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即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一年一次,现金利润是每月核算一次)。
账面利润即财务报表利润,主要是给外部主管部门或股东看的,使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一个按会计制度计算数据的了解,但企业经营者也应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生产利润主要是给企业经营者看的,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利润情况。
营业盈余主要是计算增加值时需要用的数据,虽然该数据主要用于向外报数,但企业经营者更应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现金利润主要是给经营者看的,主要了解企业现金流动情况。
账面利润的信息是销售了多少产品、进行了多少投资、资产的变化等,赚(亏)了多少钱。
生产利润的信息是生产了多少产品,账面赚(亏)了多少钱。
营业盈余的信息是生产的产品扣除了消耗后,账面赚(亏)了多少钱。
现金利润的信息是实实在在流入、流出多少钱(现金——银行存款,现金),本期现金的增加,赚了多少现金——实实在在的钱。
企业经营者优先考虑的应是现金利润,因为企业运转必须有流动资金,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怎样能够增加现金利润呢?一是增加产出减少投入,二是增加回款减少付款。
企业经营者应该关注生产利润,假如生产利润过低(一般用利润率衡量),企业很难获得较高现金利润及有较高账面利润,生产利润是现金利润、账面利润的基础(销售的毛利率实际也就是生产的毛利率,只不过是结构的不同,销售是全部报产拿出一部分销售,一般企业产销率均小于100%)。企业增加生产利润的办法是增加产值和减少成本。
企业经营者也应该重视营业盈余,其实主要是了解产出是多少,各项投入(材料、动力、其它、劳动者报酬、折旧、税收等)是多少。企业增加营业盈余的办法当然也是增加产值(产出)和减少各项中间投入及其它投入。
企业经营者最后考虑的是账面利润,一般账面利润都是为了一定目的做出来的(主管部门要求,规避所得税等),账面利润应该做的让有关部门满意。
现金利润、生产利润、营业盈余是相对真实的利润,账面利润是相对虚假的利润(一般是做出来的利润)。
三、几种利润之间的关系
(一)账面利润与生产利润之间的关系
我们用主营业务利润与生产利润1对应,营业利润与生产利润2对应,利润总额与生产利润3对应,净利润与净生产利润对应。
主营业务利润-生产利润 1 =主营业务毛利-报产产品毛利
营业利润-生产利润2=主营业务毛利-报产产品毛利
利润总额-生产利润3=主营业务毛利-报产产品毛利
净利润-净生产利润=主营业务毛利-报产产品毛利
特殊情况:当主营业务毛利等于报产产品毛利、其它业务利润为零)、其它损益为零、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等于零时,账面利润与生产利润(三种生产利润归为一种)相等。
(二)生产利润与营业盈余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们把生产利润1与营业盈余1作为标准生产利润与标准营业盈余,因此,我们主要研究生产利润1与营业盈余1的关系。
生产利润1=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盈余1=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生产利润1-营业盈余1= -(报产产品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同理可推得:
生产利润2-营业盈余2=-(报产产品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生产利润3-营业盈余3=-(报产产品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净生产利润-净营业盈余=-(报产产品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备注: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其它损益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为共同项,消掉。
假设成本计算与营业盈余计算所取的数据相同,成本计算正确,则有下式成立 :       
生产利润-营业盈余=-(成本+公司费用)+(成本+公司费用)=0
即生产利润等于营业盈余。
在实际核算中,由于各种因素,二者所取数据一般并不相同。成本核算中有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营业盈余计算时,不考虑此费用。成本核算中有以前月份的自制半成品本月领用使用,营业盈余计算时只计算本月实际领用的外购材料、半成品、动力费等等。生产利润和营业盈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相等。
实际的营业盈余与生产利润关系如下:
营业盈余1=转出生产利润1+(广义在产品期初余额-广义在产品期末余额)
(三)帐面利润与营业盈余的关系
主营业务利润与营业盈余1对应:
主营业务利润-营业盈余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报产产品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假设营业盈余1所取数据与主营业务利润所取数据在公司费用中是相等的,则有:
主营业务利润-营业盈余1=主营业务毛利-营业盈余毛利 1
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2来对应: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损益
营业盈余2=报产产品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其它损益
营业利润-营业盈余2=(主营业务收入-主营营业成本+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损益)-(报产产品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其它损益)
假设营业盈余2所取数据与营业利润所取数据在公司费用中是相等的,则有:
营业利润-营业盈余2=(主营业务毛利-营业盈余毛利1)
利润总额与营业盈余3来对应: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损益+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营业盈余3=报产产品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其它损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盈余3=(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报产产品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 )
假设营业盈余所取数据与利润总额所取数据在公司费用中是相等的,则有:
利润总额-营业盈余3=主营业务毛利-营业盈余毛利1
净利润-净营业盈余=主营业务毛利-营业盈余毛利1
营业盈余毛利1=报产产品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公司费用
营业盈余毛利1=营业盈余1+公司费用
公司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盈余1=不含税产值-生产辅助公司外部及内部直接费用-外购商品成本
(四)、现金利润与净利润、净生产利润、净营业盈余的关系
现金利润=本期经营回款-本期开发票总额+(期末应付帐款-期初应付帐款)+(期末职工薪酬-期初职工薪酬)+(期末应缴税费-期初应缴税费)+(期末其它应付款-期初其它应付款)-(期末其它应收款-期初其它应收款)-(期末预付帐款-期初预付帐款)-(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在建工程-期初在建工程)+本期折旧+本期净利润
现金利润=本期经营回款-本期开发票总额+(期末应付帐款-期初应付帐款)+(期末职工薪酬-期初职工薪酬)+(期末应缴税费-期初应缴税费)+(期末其它应付款-期初其它应付款)-(期末其它应收款-期初其它应收款)-(期末预付帐款-期初预付帐款)-(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在建工程-期初在建工程)+本期折旧+净生产利润+主营业务毛利-报产产品毛利
现金利润=本期经营回款-不含税产值-其它业务收入-销项税+(期末应付帐款-期初应付帐款)+(期末职工薪酬-期初职工薪酬)+(期末应缴税费-期初应缴税费)+(期末其它应付款-期初其它应付款)-(期末其它应收款-期初其它应收款)-(期末预付帐款-期初预付帐款)-(期末广义材料-期初广义材料费)-(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在建工程-期初在建工程)+本期折旧+净营业盈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18: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51
投资回收期计算,就是用净现金流量。不用净利润呢。知道为什么吗?
在30多年前,我看的一本书就说明了这 ...
这很容易算:
折旧1000万,8年提完折旧,8年间,利润500万,8年后1500万都是纯利润。
折旧500万,16年提完折旧,16年间,利润800万,16年后1300万都是纯利润。

两者的利润差是:-300,-300,-300,-300,-300,-300,-300,-300,700,700,700,700,700,700,700,700,200万,200万。。。。。

哪个纯利润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18: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52
GDP不是收入,就没有收入法计算GDP的事了。这都能搞错?
请看清 GDP的定义: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 国内生产总值: 指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产出,不是收入。

收入法是一个间接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直接的把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值加起来。
收入法是根据一个极度简化的经济模型 ,就是 一个经济体内部的 产出之和=收入之和,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用求所有收入的和来间接的求出GDP的数值。但是,实际情况是产出之和不等于收入之和,收入之和 小于 产出之和。其原因是,最终产品的价格里的固定资产折旧没有转化成收入。因此,收入法在求出所有的收入之和后,其数值还要加上 固定资产折旧的数值,这样,收入法求出来的数值才能接近支出法求出的数值。所以,请注意,收入法里的固定资产折旧这项不是收入,而是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21: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51
投资回收期计算,就是用净现金流量。不用净利润呢。知道为什么吗?
在30多年前,我看的一本书就说明了这 ...
傻子缺心眼,他不知道,折旧提的多少,只影响利润的分布,不影响利润多少。
只要折旧总额相等,那么当然是现金流量大的利润高,这是一回事,根本没有什么矛盾。
傻子的愚蠢之处,就是鼠目寸光,不会算总账。只会看分月分年的账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24: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3:11
明白就好。用现金利润——赚的钱——计算投资回收期。
应该是:用现金利润——毛利——计算投资回收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32: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2:51
投资回收期计算,就是用净现金流量。不用净利润呢。知道为什么吗?
在30多年前,我看的一本书就说明了这 ...
当然是选择净利润800万元的。

8年后:
那个赚500万元的,年折旧1000万元。共得净利润 500 X8 = 4000万元。 + 8000万现金 + 机器报废。

那个赚800万元的,年折旧500万元。 共得净利润 800 X8 = 6400万元。 + 4000万现金 + 机器价值4000万元。

那个赚800万元的 比 赚500万元的,多了60%的利润;机器还可以再用8年。而 赚500万元的企业,马上就得买新机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39:46
clm0600 发表于 2021-1-7 13:18
这很容易算:
折旧1000万,8年提完折旧,8年间,利润500万,8年后1500万都是纯利润。
折旧500万,16年提 ...
机器8000万元,每年折旧1000万元。8年后机器报废了,又要买新机器了。
折旧的年限是按机器可以用几年来决定的。这个机器的使用寿命8年, 折旧=8000/8年=1000万元/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3:44:56
sdhb 发表于 2021-1-7 13:39
机器8000万元,每年折旧1000万元。8年后机器报废了,又要买新机器了。
折旧的年限是按机器可以用几年来决 ...
折旧的年限是按机器可以用几年来决定的。
-------------
这并不是必然的,折旧年限虽然与使用寿命相关,但也是可以自己调整的。

既然是比较,那么除了已经提出的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得相同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4:07:0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7 13:11
明白就好。用现金利润——赚的钱——计算投资回收期。
要脸才好。智商低倒是没什么。

公主你成年累月睁着眼瞎喊,罔顾事实,不顾逻辑,两片子嘴吧唧吧唧往外喷学术真理,有什么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4:35:57
clm0600 发表于 2021-1-7 13:18
这很容易算:
折旧1000万,8年提完折旧,8年间,利润500万,8年后1500万都是纯利润。
折旧500万,16年提 ...
这次账算对了。要看净现金流量啊。一个是1500万元,一个是1300万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4:42:22
sdhb 发表于 2021-1-7 13:18
请看清 GDP的定义: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16》: 国内生产总值: 指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 ...
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
的最终成果。它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增加值的总和,另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所使用的最终产品
价值和净出口的总和。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可以综合描述经
济活动从产品生产到收入形成、最终使用的整个过程。
一、基本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编制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
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一)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本表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核算方
法集中体现在一张表中,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表的左端为生产方,表的右端为使用方。
1.生产方
生产方是从价值创造和收入形成角度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
成果。主栏列示生产法和收入法的各项指标。生产法国内生产总
值构成项目为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项目
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各项指
标间的关系为: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2.使用方
使用方是从使用去向角度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主栏为
支出法的各项指标,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
服务净出口。指标之间的关系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3.生产方与使用方之间的平衡关系
理论上讲,使用方与生产方国内生产总值应该相等,但受资
料来源和核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核算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为了保证使用方与生产方相等,在使用方设臵了统计误差项。
(二)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本表主栏为产业部门分类。目前采用两种分类方式:一是三
次产业分类,二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宾栏为增加值核算的各项
指标。计算公式为:
产业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
本表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由此形成的
产业结构状况。
(三)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本表主栏与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完全一致,宾栏按照增加

值及其收入构成项目分列。计算公式为:
产业部门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
本表反映了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收
入要素构成情况。
(四)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本表主栏为支出项目分类,包括最终消费支出(实际最终消
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实际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本表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各类支出项目的规模及其构成情

全面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4:46:11
clm0600 发表于 2021-1-7 13:44
折旧的年限是按机器可以用几年来决定的。
-------------
这并不是必然的,折旧年限虽然与使用寿命相关, ...
这回您对了。所以,要算总账。
计提折旧多,利润少,但净现金流量多。
计提折旧少,利润多,但净现金流量少。
比较净现金流量才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4:48:37
sdhb 发表于 2021-1-7 13:39
机器8000万元,每年折旧1000万元。8年后机器报废了,又要买新机器了。
折旧的年限是按机器可以用几年来决 ...
一个用的是加速计提折旧法,一个用的是非加速计提折旧法。
固定资产投资都是8000万元。设备厂房基本一样——只是折旧不一样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7 14:50:37
sdhb 发表于 2021-1-7 13:32
当然是选择净利润800万元的。

8年后:
话不多说了,看看clm600的选择,看来,您不如他。您和3W搞在一个阵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