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使马斯克完成这些看似绝无可能任务的,肯定不是名利,而是强烈的使命感,以及在极少数人身上可贵地伴随终生的好奇心。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做特斯拉这种失败率高于成功率的产品时,他认为,这只是他觉得这是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而且他不想苦等别人来实现。
当被问到为什么成立SpaceX时,他认为是为了帮助他积攒财富和经验,实现移民火星的目标。
这些回答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甚至会被批评“太装”。
不过,如果你了解这个特立独行的“钢铁侠”之前的演讲和访谈,你就会知道这些话恰恰浓缩了他的“商业思想”。他知道如何创造财富,不过更关注自己创造财富的目的。
有个细节体现得很明显。2014年5月,他受邀参加极客公园奇点大会,首次在中国亮相。
那天当被问到对那时炒得很热的“亚轨道旅游”怎么看,为何SpaceX不参与这个看起来也有利可图的市场时,他嗤之以鼻,认为这除了赚点富豪的钱,对技术和人类没有任何实质的推进作用,他对此毫无兴趣。
回望过去十几年马斯克成立的公司,可以发现都集中在三个有关人类长期生存风险的项目上:气候变化、地球依赖、人类退化。
当然,不论强烈的使命感还是取得的非凡成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背后必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如果问马斯克,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一个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为什么第一性原理如此重要?
马斯克在不同的商业领域都非常成功,但他并不是针对不同的领域提炼不同的方法论,而是把同一种底层思维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对于马斯克而言,这个底层思维就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就是用物理学的角度去看世界,一层一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一层往上来走。
生活当中,人们总是喜欢类比思维,别人做了什么,我们也要跟随去做,这是从众效应。
如何打破从众效应呢?恰恰是物理学的思考方式可以让我们回归到问题源头,去发现一些反直觉的东西。然后对问题进行拆解,进而实现组合式创新。
马斯克认为,如果一件事情在物理上是可能的,那就一定可以实现。如果中间卡壳了,也只能是被某个物理上的局限给堵死了。
他早期的下属曾调侃:“埃隆会拿秒表记录自己敲键盘的速度,用总代码量除一下,然后按这个时间给我们下任务”。
不要和他说这里有什么人性弱点,法规限制或是社会观感,马斯克觉得所有下属存在的意义,就是帮他消除这些“非物理性”的障碍,如果做不到就滚蛋。
“第一性原理”看起来过于极端,或是过于天真,它暴力地取消了现实的复杂性。
但这种剃刀般锋利的思维方式,往往可以从迷雾中抓住本质,单刀直入,简化目标。
马斯克在清华大学和钱颖一教授的对话中,描述了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
接下来,我们就能看到马斯克在不同领域,如何通过反复运用相同的第一性原理去实现商业创新的。
首先是用第一性原理发现了使命。
一提到使命这个词,我们会觉得属于鸡汤,没什么意思。
但与众不同的是,马斯克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使命,可以说,他一生的事业几乎都是他使命的副产品。
那他是如何发现自己使命的呢?就是顺着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往下挖。
他觉得他一直有一种存在的危机感,读大学时,他选了大概五个方向,认为对人类未来影响最大: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及重组人类基因。
你会惊讶地发现,他的使命果然引导着他的事业,这几个方向就是他后来在做的。
更不可思议的是,以上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移民火星”做准备。当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科幻小说一样?你会觉得他的钱可能实在没处花了,随便搞一个业余爱好而已。
但是,前面我们也看到了,他在极为认真地做“移民火星”这件事。
为什么要“移民火星”呢?
他的理由非常有意思。他认为,历史上,地球已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都有大量的物种灭绝。历史上的物种种类有20亿之多,到今天却寥寥无几。而根据历史做一个推演,未来5000万年内,很有可能再发生一次地球物种大灭绝。
他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为人类的物种做一份复制,最适合放在哪里呢?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火星。这就是他讲的移民火星的意义。
他还有一个具体的目标:40—100年后,要帮100万人移民火星。
为什么是100万人呢?
马斯克计算,如果有100万人到了火星上,足以帮助人类繁衍下去,即使地球被毁灭掉,那100万人也可以继续在火星生存,或者继续移民更远的地方。
他说我能做到它,只要想到这件事情,任何目标我全能做到。
所以,当你用第一性原理去找你真正的使命,它将牢不可破,有足够长的周期。
"移民火星"的三个阶段
接下来,马斯克把“移民火星”这个大目标拆解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得发明火箭。他从来没做过火箭,也没人相信他能做火箭,所以一开始他只能花自己的钱,但那些钱用来发射火箭杯水车薪。
所以他第一阶段的火箭很小,“猎鹰一号”的载重量只有一吨。
第二阶段是实现太空旅行。这时他需要开发更重的火箭,比如“猎鹰九号”“龙飞船”“重型猎鹰”等。
第三阶段就是移民火星。
在实施这个“三步走”计划的过程中,马斯克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是基于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帮助他多次起死回生。
在创办SpaceX之前,所有人都劝他火箭成本太高了,创业公司无法承担。
马斯克首先想到的是找承包商购买火箭,他和朋友先后考察了美国麦道公司、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然而对方给出的报价动辄就是上亿美元,这大大超出了他的可承受范围。
后来,有人介绍,俄罗斯有一种洲际导弹经改装之后可以当火箭使用,费用只需要几百万美元,马斯克便第一时间杀到了俄罗斯。
跟俄罗斯人打交道,不会喝酒肯定是不行的,马斯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伏特加烈酒的洗礼,生意却还是没谈成,原因很简单:俄罗斯人坐地涨价了。
马斯克很生气,他准备自己造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