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399 0
2011-02-24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19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官房总务课课长助理伊佐进一发表题为“讨论今后的中国科技”的演讲,这是中日两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去年逆转、中国超越日本的经济地位后,日本涌现的各种议论中目前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2007年至2010年出任日本驻华使馆一等秘书的伊佐,2月18日晚在东京演讲的开场白是“不认真思考中国,日本就没有未来”。
    他说,中国科技现在的国家基本战略是创新,为此中国制定了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回国的政策、以丰富的资金推进科技基础建设等。不过伊佐指出,在中国现在万事谋求即见成效的社会短视环境下,人才和购入世界一流设备一起,都不能实现软件得到充分利用,管理落后、研究的投资也很少。
    伊佐参观过一个自诩研究开发费占企业收入两成的高科技企业,怎么都看不出投入大量研究开发费的痕迹,细问之下,才了解该企业把日本企业不算在内的调查费、申请专利等全算在研究开发费内。
    中国民间所谓的高科技企业,实际上大部分不在发达国家定义的高科技范畴内。伊佐说,中关村一个把漫画发给手机的软件企业也自称高科技企业,但在日本来看实在是手机数据转换的简单软件组合公司。
    伊佐说,在中国以高科技为名,企业就能得到国家一些津贴。
    他说,中国无论**还是企业都认准收购海外技术企业、刷新包装显然比自己花钱去研究、发明合算,结果仍是“拿来主义”,没有创新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很低。在汽车发动机这个现在已普及的机械科技上,中国这个急剧增长的汽车社会,发动机基本还靠进口。
    伊佐说,中日高呼“开始科技合作”的结果一步也没跨出、或者说一步也不能跨出的原因是忧虑技术外泄,其中包括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不力、盗用泛滥、员工转职频繁等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