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300 0
2011-02-24
【路透社悉尼2月18日电】那些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已是强弩之末,并有意依据此判断下注的投资者可能需要胆量和耐心:大型矿商已掷出逾1100亿美元,作为豪赌商品价格将继续上涨的筹码。
矿业巨擘必和必拓、力拓以及Xstrata在过去两周内已承诺,将于未来5年内,在扩充铁矿石、铜、煤以及其他原材料的产量方面投下巨资。
这种情况要是放在过去的几十年,无异于作茧自缚。企业若采取了这种头脑发热的举动,必将导致供给过度和价格大跌。但是这一次矿商们表示,情况有所不同,而至少这一次,商品市场也倾向于相信他们。
这次情况变化的原因,用一个词便可概括:中国。或用两个词:中国、印度。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过去的30年里,中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增加逾一倍至45%,令钢铁及其原材料的需求创纪录。
加上高速城市化的印度,便不难理解为何大量资金被投入到铁矿石开采中。
商品市场中罕见完全悲观的人士,但随着铁矿石和铜的价格处于纪录高位,炼钢煤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逾30%,疑惑情绪在增加,尤其是对短期的展望。
一些分析师称,中国的通胀担忧和利率上升,以及新兴市场整体增长放缓的预估,可能令商品表现失色。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丹尼尔·布里泽曼认为:“价格触及纪录高位,但是当前的高价明显令需求有些降温。”
尽管铁矿石和煤的价格还没有显露出走软的迹象,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已从纪录高位回落,并于上周四触及3周低位。
花旗集团预测,目前每吨1万美元左右的铜价上行空间有限。铁矿石价格在当前每吨190美元附近将筑顶,年中将回落至160美元,到2015年将跌至80美元。
澳新银行预测,到2013年底前,商品价格几乎将全线下跌。
瑞银集团商品分析师格林·劳科克表示:“这些矿业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宏观环境,因为这几乎完全不受它们控制。”
但澳大利亚等国家或不会买账。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镍、铜、铁矿石、天然气及煤炭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统计局称,截至2010年底,该国正在进行或等待确认的大型资源项目总额约为1330亿澳元(约合134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必和必拓、力拓及Xstrata占上述支出的大头,并且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量支出。
仅必和必拓一家公司就计划在未来5年支出800亿美元,主要用于铁矿石、奥林匹克丹铜铀矿及加拿大的钾肥项目;力拓则关注铁矿石;Xstrata聚焦铜和煤炭。
其他矿商正大手笔竞相加入。墨西哥集团将在未来数年支出19亿美元以扩大铜产出,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铜业集团计划未来4年在能源和采矿项目上投资60亿美元。
非洲也整装待发,比如莫桑比克预计在5-6年内,将年度煤炭出口从100万吨提升至1000万吨。
通常情况下,这种供应方面的回应会给大宗商品市场敲响警钟,但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马里厄斯·克洛珀斯(高瑞思)并不认为将出现从繁荣到萧条的情况。
他表示:“尽管我们预计2011年全球商品需求增长率将减缓,但经济环境仍为商品短期的强劲前景提供支持。”他补充道:“我们预计市场将出现波动,且随事件而动。不过新兴经济体持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在长期内将提供强劲的结构性支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