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367181@qq.com 发表于 2011-3-17 13:35 如果你这句话是对的。。。。。假设一直都是对的,那就是说你这句话是真理了,自相矛盾。 而如果真理是永恒的,那你这句话就是错的了。。。。。 哎,你这个命题就是个悲剧。。。。。。
hxueli2 发表于 2011-3-17 20:22 好复杂、、、、
dilin、 发表于 2011-3-18 19:52 如果你把真理当做历史的产物 那么真理就是存在的 且是永恒的 假设人类灭亡了 而又衍生一代生物 然而文明有着必然的巧合与重复 真理会在某个历史时刻重生 举例 加法1+1+2 无论是古巴比伦人的锲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中国的甲骨文都 不谋而合的有这样意识形态的计算规则 仅个人愚见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3-18 20:48 dilin、 发表于 2011-3-18 19:52 如果你把真理当做历史的产物 那么真理就是存在的 且是永恒的 假设人类灭亡了 而又衍生一代生物 然而文明有着必然的巧合与重复 真理会在某个历史时刻重生 举例 加法1+1+2 无论是古巴比伦人的锲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中国的甲骨文都 不谋而合的有这样意识形态的计算规则 仅个人愚见 在现实中你找不到1+1=2,你只能找到表现1+1=2这种表现的事物,所以1+1=2,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有表现被你感知。 其次,历史是你推理的结果?还是你感知的结果?如果是推理的,你就没有感知到,如果是感知到的,你就能让我感知到,但我感知不到。历史在感知中是找不到的,只能在推理与想象中找到。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3-20 17:30 我所表达的观点是——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本身是不存在的。现象学是承认感知事物本身存在,但不承认感知以外的意识推理与想象的存在性。 以上楼主语。 楼主,你这是对现象学的误读。现象学并没有一套固定的理论,也不是你认为的“现象学是…”。 而你最后一段“我的感知观…”却是典型的现象学派语义。
huamuyun 发表于 2011-3-20 22:31 我更想坚持一种更偏向唯名论的内在抽象实在论!多元化探讨 独立思考 真理也许就是一种态度 一种框架!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3-27 15:01 195# 烈火实验室 个人认为真理念存在,即真理存在。 观念与物质一样,一旦在普通时空中出现,并且被人们感知,观念就是一种实在。真理就是认同的观念。 1十1=2,与一个苹果加另一个苹果,是不同的观念,这类抽象的观念“既然与它的对象不相同,所以它自身就是可以理解的”(斯宾诺莎)。所以它是真的。 换言之,抽象的观念因认同而为真,因为它有自身的本质,获得我们认同,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1-3-27 15:35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3-27 15:01 195# 烈火实验室 个人认为真理念存在,即真理存在。 观念与物质一样,一旦在普通时空中出现,并且被人们感知,观念就是一种实在。真理就是认同的观念。 1十1=2,与一个苹果加另一个苹果,是不同的观念,这类抽象的观念“既然与它的对象不相同,所以它自身就是可以理解的”(斯宾诺莎)。所以它是真的。 换言之,抽象的观念因认同而为真,因为它有自身的本质,获得我们认同, 这个问题可以分析: 1、如果你认为任何只存在于意识中的推理的结论、想象、假设、虚构等等(不必非要感官直接对应的内容)也可以叫存在的话,那么,我可以认同。但这样,我想知道,什么是不存在的?如果找不到不存在了,那么存在与不存在的划分有什么必要与作用? 2、如果以上所有这些都归为存在,那么想象的大饼应该叫存在,但这种存在是否有必要与五官所感的现实中的大饼这种存在,再进行划分呢?如果再进行划分,那么必然存在差异与区别。同理,仅存在于意识观念中的1,与现实中的一个苹果上的数量数属性1是否有必要再划分区别与差异? 第1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照前所述,已经没有不存在了,即使说不知道的就是不存在,那么也不成立了,只要意识的观念到了,就已经存在了,只要被人说出来了,就已经存在了,当对方只要涉及所谓的不存在,就已经是存在了。所以,把抽象的观念与五官感知统归于存在,实际导致了“不存在是什么”成了一个悖论。 第2个问题,是涉及第1个问题的,只要把五官当下所感归于存在,其他归于不存在,那么第1个问题的悖论也就解决了。而且,这也符合从最普通人,到从事哲学理论的人多数可以理解、并可以接受想法,即——存在一定是有实体,这个实体应该可以五官感知。不管是不是有哲学基础的人,起码绝对多数会认为这样的事物可以叫存在,但在此标准以外,则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分歧了。所以,什么是存在,有一个基本的底线标准,不必非要搞的大众不懂,少数人似是而非。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3-27 16:16 以上观点是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真世界。柏拉图曾预言交织于事实中的七个因素:理念、物质成份、心灵、爱欲、和谐、数学、容器。不同的只是有个思想空间的概念。 我觉得如果只把当下所感归于存在,其他归于不存在,这种表述与认同真似乎不矛盾,我再想想我俩观点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