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博导是一种地位与荣誉的象征,许多教授在名片上给印上自己教授字样后,不忘记加上博导二字。这样的话让自己的名片金光闪闪。
中国“有名的”清华大学决定从2012年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早在2003年,北大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独立指导博士生。北大又在部分院系试行讲师独立指导博士生。在这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也可以申请做博导。从字面的理解来看,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做博导,但真正施行得如何?北大有多少讲师真的成了博导还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博士这个东西在许多从政人员的眼中。变成了一向上爬的必要基础。当政===治与博士头衔越来越紧密的联系时。以上的规定是否能真正意义上的得到顺其自然的执行只怕需要大打疑问号
许多优越的制度我们能制定出来,但执行起来却走的是过堂,走的是花样。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才问题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