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说几句:单论我们经济、管理之类的专业(一级学科,以下不细分),对象是教学科研岗位,不谈行政人员。进高校得分情况来讨论,海归的算一类,本土分一类。
1. 海归的博士(当然不是混回来的那种)如果能进知名学校(大约前20左右),选择海外轨的话,一年大概会有20多万,不同的专业会更多些,比如会计的博士会更有竞争力些(主要是相对较少)。当然他们也是和学校签了几年要在国际顶尖的杂志发paper的合同,达不到就走人。
如果进不了知名学校(姑且认为实力较上面一类稍差些),一般学校的话,不会拿到这么多,要看学校引进人才的力度,一般会保证有房子,科研启动经费等,俗称招凤凰。
2. 本土博士毕业要看你毕业的院校、发表的论文质量,以及专业的稀缺程度,在知名院校你也可以选择海外轨,和他们拿同样多的钱,同样的要求;还可以选国内轨,当然发文章的要求稍低。大概年薪在十万多,根据上课等会有不同。
如果进不了知名高校,去一般的高校,同样看招聘学校的引进力度,条件好的可以解决住房,当然不能选择北京等地的高校,你们可以考虑二线城市,或者想有所作为的学校,比如江西财经之类的学校(你最好选个有博士点的地方),待遇会在8-10个左右。有些学校还可能会特聘你为教授、副教授之类的也是很正常(你可能在博士期间得有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的文章)。
不是很有名气的高校博士毕业,如果成果不是很好的话,只能选择去一般高校,或者二线城市等,待遇和大家讨论的差不多,要想有改变,看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研究还是教学。
如果选研究的话,你得要出成果,还要快,质量要高,这些院校本来博士就不多,你去了当然要挑大梁了,如果和领导处得还可以的话(很多博士这点相对做得不是很好,要好好想想怎么改变,在全世界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做几年你可以当带头人,这样你的好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在高校如果以上课为主的话,你是拿不到这么多钱,如果你只能完成学校的基本科研任务——三年聘期内发两三篇核心,一两个课题之类的,再加上基本的教学工作量的话,平均年薪会在5万左右(我没有分区域,地区补贴不一样),关键是评职称上不去。如果你在本专业确实很喜欢上课,那就与流行的考证结合起来,上得好可以去上一些辅导班,那收入会随着你的名气发生变化,多的一年几十万很正常,少的也有几万,关键是你的实力,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高校还有一种生活状态,就是享受假期,时间自己支配,上好自己的课,偶尔做做研究,不要误人子弟,花较多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比如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等等。不出问题,讲师的待遇大概会是4-5万左右。
如果你只是想来混的,那做教师不是明智的选择,现在学校要发展,竞争其实也比较大,越是顶尖的学校竞争越大,对年轻教师的考核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果要混还不如去社会上混,不然几年过后你什么也不会了,那就麻烦了。有些学校评副教授指标很少,要退一个上一个,你要是没有什么成果,那就比较难了,还有这几年很多高校的人员编制都差不多满了(前几年评估时疯狂招聘,总是要还的),所以市场上可供挑选的人才多了,自然水涨船高,前几年只要是博士都能要你,还能解决房子。现在呢,一般的学校也要挑三拣四的,看你的出身,看你的成果等等。所以呢,最后还是得靠实力来衡量(不排除关系户,但是主体还是要有实力的),随着校领导的年轻化,他们想做点成绩的想法也是比较热切的,需要有实力的人才,所以你们要是觉得自己还真不错,可以去谈谈条件,如果当时学校只是口头上承诺的话,一定要有合同才行,至少我们奋斗了这么多年,要靠我们自己来打造一个好的市场和一个游戏规则。
总而言之,不管我们进不进高校,我们都要好好学,提高自己,这样我们才会有竞争力。进高校的同志们,不要担心钱,生存是一点问题没有,不要误人子弟这是我对你的忠告,不然你会被他们误。不进高校的同志们,祝你们在社会的其他岗位上充分发挥博士的作用,树立博士的良好口碑,用思想去引领社会,我们才会永远对得起博士这个词。
谢谢,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