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744 18
2011-02-27
目前的就业压力逼迫研究生要发好论文,但科研资源在全国的分布非常分散,不利于合作。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觉得很有必要出台一个机制使得同一个领域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科研共同探讨问题,甚至合作论文。

关于论文的作者署名顺序,各机构的利益分配,那是作者们自己的事情,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由于中国的经济数据库不多,很多人在使用相同的数据源。如果就一些议题或者数据库开设专门的讨论帖(或讨论区),那么大家可以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科研。

我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还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既保证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无论是毕业要求的发表,还是项目和课题),又可以推动同领域(或夸领域)合作。

对好的建议,我一定向论坛管理团队回报。同时本帖请勿灌水,好的意见给予论坛币奖励,谢谢大家参与!

附(现实中的例子):

“中青年劳动经济学研究网络”是由一批海内外劳动经济学家自发组织的研究网络,该网络致力于通过学术研讨会的方式促进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产业关系、公共政策评估等相关领域内的学者的研讨交流。

不同细分领域的网友可以组成相对结构松散的交流研究网络。

另,看到大家晒成功和工资,内心不是滋味——何时高校不再看重一两篇论文、青年教师不再为生计发愁,何时中国的科研才真正上了轨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7 14:43:37
好,这个建议要支持,交流才有进步!啥平台呢,eamil list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14:47:06
2# babyday
这是一个办法,不过考虑到隐私问题。未必需要email list那么正式。


可以是一个长期置顶的帖子,或者其他形式,关键是分类清楚。大家可以在帖子里找到需要合作的人,然后互相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17:01:59
这是一个好的idea,但是只是论坛交流肯定不行,估计至少要建一个Q群,或者类似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17:58:13
这个建议是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0:11:21
现实中的例子:

“中青年劳动经济学研究网络”是由一批海内外劳动经济学家自发组织的研究网络,该网络致力于通过学术研讨会的方式促进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产业关系、公共政策评估等相关领域内的学者的研讨交流。


不同细分领域的网友可以组成相对结构松散的交流研究网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