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21 2
2006-08-10
如果没有丰田在市场上的紧逼,就没有通用大股东柯克•克科里安对通用市场业绩的不满和他对通用未来的担忧,也就没有2006年7月以来引人注目的通用-日产-雷诺三方联盟谈判。这种联盟倾向可以解释为,市场份额迅速缩水的美国汽车企业已经无力自救,只能寄希望于外界的一根救命稻草。显然,无论这类结盟最后结果如何,美国汽车市场的“三大”们要想继续称雄汽车业已经不大可能。取代它们的,将是丰田等一批日本汽车企业。根据2006年7月3日通用发布的报告,上半年该公司在美国的汽车销售量同比下降了12.2%,而同期,丰田则宣布其在美国的销量上升了9.8%。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企业致胜秘诀在于追求长远的定性、务实,凭借这个文化,丰田发展出一套颠覆领先者的低成本造车模式——“精益生产”。通过不断改善,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产出。丰田人对节能、经济型车具有超前的领悟,而这些车在能源逐渐短缺的汽车市场成就了丰田的成功。由于日美之间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即使美国学习日本也很难变成另一个丰田:美国的人力成本永远降不到跟日本一样;长期处在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经济发达市场上的美国企业,很难收敛起自己那种自以为是、不重细节的习惯;另外,身为上市公司的美国企业管理层,为了满足董事会和股民对投资的短期回报要求,不得不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进行并购、结盟,产生效率低下、成本升高等问题。而丰田等企业从未进行过类似的并购,也不需要花精力和成本去从事不同文化的整合。作为汽车市场上的颠覆者,低成本是主要利器之一。正在被日本企业颠覆的美国“三大”,也曾经凭借自己的成本优势颠覆了欧洲汽车。但现在颠覆美国车的是日本企业,凭借日本国内汽车市场,不仅为日本企业攫取第一桶金提供空间,也为它们磨练内功提供了竞争环境。但是,无论多么强大,今天的日本企业也总有一天要进入垂暮之年,那么,谁将成为它们的颠覆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11 10:24:00
吉利,奇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1 14:33:00

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上有过良好口碑的丰田,现在正在为产品大量召回而困扰的汽车企业,这就是丰田公司。丰田在2001年召回为6万辆,2002年为46万辆,2004年为189万辆,2005年为188万辆。召回的增长速度比丰田生产增长速度要高出了几倍。每次召回不一定是汽车出了致命性的问题,但生产的增加,带来了召回的增加,这对丰田来说,是头痛的问题。

如果谈竞争,通用是丰田的强劲对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