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铁矿案例**
不过从非洲小国加蓬的一个案例上看,中国的激进态度不仅表现在融资方面.
Belinga地区铁矿石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开采难度很大,对其特许权的竞争多年来一直被国际矿商忽视.随着铁矿石价格飞涨,加蓬**六年前对该特许权进行审核.当时的总统邦戈(Omar Bongo)一直以来都在用该国的石油财富换得国内和平,主要通过默许其执政联盟肆意收受贿赂,并镇压反对派.但是加蓬的石油储备日益枯竭,不过邦戈发现了另外一个赚钱良机--铁矿石.
2005年3月,巴西矿商淡水河谷赢得该地的探矿权,并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淡水河谷还没完成可行性研究,一家名叫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的中国合资企业现身加蓬,承诺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可行性研究,并承诺建设一座水电站、一条铁路和一个深水港口.淡水河谷表示无法在中国公司承诺的时限内完成该项目,结果项目就落到中国公司手中.
当地媒体随即报导,贿赂影响了加蓬**的最终决定,尽管中国和加蓬官员都否认这一指控.一名当时在加蓬任职的西方外交官表示,"没有确凿证据显示有贿赂行为,但是我听说确有其事."该外交官称,一些内阁部长趁总统年迈,暗地里通过该项目以权谋私."问题是邦戈没有从中捞到任何好处."
2007年,巴西报纸《圣保罗页报》援引泄漏出的美国外交电报称,淡水河谷高管就加蓬事件警告美国驻巴西大使称,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扩大威胁国际市场.
结果,中国工程师警告称,该项目确实比想像中更复杂,费用也比此前预期的高,此前中国方面所称的在受保护的瀑布上建一个水坝的计划也演变成口水战.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商品价格暴跌和2009年邦戈去世,导致该项目触礁.邦戈的儿子、总统继承者阿里・邦戈呼吁重新评估该项目,有传言称巴西人可能再次参与.
政治风险咨询机构Menas Associates高级合伙人Chris Melville认为,"淡水河谷这些上市公司不能运用不正当手段.然而若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巴西公司可能把这视作竞争优势,体现出相比其他新兴市场竞争者的优势.何必在贿赂的层面上与中国公司竞争呢?不如做好准备,等中国公司在技术层面上倒下."
他并称,"与中国公司不同的是,巴西公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与客户实现共赢,不仅是**的利益,而且包括经济和社会效益.当然,巴西公司仍是受利润驱动,但是他们认识到长期稳定获利的关键是与客户共赢."
**农业可能是个突破口**
那麽除了就业和甜言蜜语以外,巴西能给非洲提供些什麽呢?
巴西智库Fundacao Getulio Vargas分析师Renato Flores认为,"巴西公司想跟中国公司竞争,就必须提供更多技术转让,促进更多本地就业."
Flores表示,巴西的农业在非洲最具投资潜力.在过去30年里,巴西从食品进口国转变为重要的大豆、糖、咖啡、柑橘、家禽及牛肉的主要生产国,在生物燃料方面也达到世界级的水平.农业出口每年在750亿美元左右,为巴西GDP贡献约6%.
几乎四分之三的非洲人口仍然靠务农维生,但大多数农民却仅能糊口而已.在印度和中国正通过绿色革命转型之际,非洲却失之交臂,而且经常面临食品短缺的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计,非洲每年要向农业投资110亿美元,才能满足增长的人口需求.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企业、投资基金及其他土地稀缺的国家看中了非洲的巨大潜力.非洲的可耕地有5亿公顷,但使用率还不到四分之一.多年来虽被忽视,但非洲国家**已承诺要对农业投入至少10%的财政预算,目标是到2015年时让非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地区.
为释放潜力,非洲需要更新基础设施,引进机械化技术,并改善品种和产量.
这就是巴西的用武之地.巴西已对若干非洲国家做出研究,以提升农业水平.例如在2008年,巴西农业研究机构EMBRAPA在加纳设立办事处.巴西科学家全力以赴,从种植和加工热带水果和蔬菜到森林管理,还着重发展农业能源.
EMBRAPA国际技术合作协调员Antonio Prado称,"我们的预期是,我们在热带农业方面的作为也许能在非洲复制运用.这里的土壤、气候及温度(与巴西)相似."
目前而言,和其他领域一样,缺乏的是金融实力.根据Prado数据,巴西**每年用于非洲农业合作项目的支出仅为1,700万美元左右.而2009年,中国向安哥拉一国提供的农业重建贷款就有10亿美元,以帮助该国重建经历数年战乱而荒废的农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巴西甘于落後.
"他们在尽力尝试利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世界银行的农业专家Willem Janssen说,并称巴西与非洲的关系目前而言似乎建立在知识而非资金上."如果你认为你有很多知识或者你没有很多钱,你可以这样做.实际情况可能两方面兼有一些,"他补充说.
不过,无论巴西如何甜言蜜语,还是有发生摩擦的可能.巴西的生物燃料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车用甘蔗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国.巴西还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制造国,所产绝大多数汽车安装弹性燃料(flex-fuel)引擎,既可以使用汽油,也可用甘蔗燃料乙醇做燃料.
作为在全球与中国竞争的一部分,巴西希望确立全球乙醇提供国的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巴西将需要大量土地.
"我们正在把有关生物燃料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许多非洲国家,一方面因为我们相信这是在当地创造财富的一种方式,许多国家可加以选择,"巴西前贸易部长Barral说,"另一方面,为了创造一个生物燃料全球市场,我们需要更多合作夥伴,需要更多生产者."
虽然生物燃料作物的支持者表示,这将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带来亟需的电力和收入;但批评者认为,把耕地改种燃料作物,就是从饥饿的人口中夺食,将引发与当地社会的紧张局面.
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去年8月在研究报告中称,生物燃料需求正驱动非洲出现新的"圈地运动".在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和加纳,当外国企业买下土地後,都爆发了抗议活动;塞拉利昂的紧张局势亦在升级.如果巴西生物燃料生产商向非洲强势推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加大.
回到利比里亚,Lewis C. Dogar想起内战时的悲惨生活.妇女被强暴,儿童被训练成士兵,资源遭到掠夺.
他记得当时用自制的手推车,沿着铁路将货物从一个村庄运到另一个村庄."我根本不想回忆,"他说,"你只有仰望苍天,对上帝说'我就要回家了'."(完)
4# myfly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