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67 1
2011-03-01
上地在电视上看到的,凤凰卫视的《走读大中华》:走进香港笼屋。
总共五段:
第一段 91岁老兵栖身香港笼屋 曾为黄埔军校毕业生:
http://v.ifeng.com/society/201102/0f78b8af-a5e9-4d81-886c-740489434f0d.shtml

第二段 老兵落户香港笼屋13年 告诫自己需要忍耐:
http://v.ifeng.com/society/201102/d017f777-a17a-4c17-af7b-eb091f00b586.shtml

第三段 男子做杂工仅够养家 母子夫妻分住不同笼屋:
http://v.ifeng.com/society/201102/71962094-b7f6-498f-bce1-7d4451c32840.shtml

第四段 香港动员社工援助服务 贫困户一日仅吃两餐:
http://v.ifeng.com/society/201102/e79d6a78-4263-4bf1-af17-b96529a095bc.shtml

第五段 13万香港家庭等待公屋 港府每年新建仅1万5:
http://v.ifeng.com/society/201102/d0f7b711-6471-45e5-8e39-593f4b83b49c.shtml

香港的龙屋其实就好象北京的地下室或者广州这边的廉租房,不过前者正确来讲是比后面两者的情况还差很多,剧中说好象上海也有这样的斗室。
第三段很悲剧啊:
汤婆婆:一辈子都耕田,这样坐着就很满足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 10:29:09
这个节目是教育大陆人要知足.
其实他应该介绍点背景.香港近代主要的人口大幅度增长,有两个时期,一是49年前后,躲避战乱的,里面的所谓老兵\黄铺的基本是这个时间过去的,当然过去的还有很多江浙\上海的富商,带了大把银子过去,现在香港的富人一代多数是当时那批人,另一个是60-70年代,逃港去的,这批人多数有劳动能力,现在在各个老酒楼跑堂的很多是那批人,有些这几年稳定了,把父母申请过去,电视里略年轻\做保安.和那个老婆婆基本是如此.
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哪里能容纳那么多人.
也就是说在商业社会,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只不过是人家是发达的商业社会,会有一个系统,让穷人也能活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