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orate finance是比较热的一个方向。
在国外一般会把金融分为大概三个部分:asset pricing, corporate finance,market microstructure,当然还有围绕金融的一些其它的边缘或者交叉学科也有可能放到金融里面,比如金融数学(属于数学的范畴还是多一些),金融法(属于法律的范畴还是多一些),asset pricing对数学要求比较高,他有时延伸到宏观经济学中,例如跨期的CAPM等,corporate finance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的IPO及其折价,公司财务结构,财务危机相关,公司投资,公司治理,股利分配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公司财务的奠基石就是MM理论,是关于资本结构和股利对公司价值无关的理论。公司治理是目前的热点,这个也延伸到微观经济学的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里面,比如tirole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就相当深刻。market microstructure是微观市场结构,主要是对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微观的探询,比如交易价格的异周期问题,做市商的叫价差,市场的摩擦问题等等,一般都是对资本市场日益高频的数据进行分析,老师一般偏向有编程背景的人来做这个。
公司金融 (Corporate finance ) 主要包括,资本性开支(capital budeting , NPV IRR analysis) , 分红政策(dividend policy) , 资产负债结构(capital structure) 和企业融资(equity ,debt issue) 等等
财务管理, 我个人觉得偏重于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 主要考虑成本,预算,等等
如果是小公司的话这两个职责一般是由一个部门做的。 如果是大的跨国企业的话,公司的Tearurer 管公司金融,公司的controller 管财务。 这两个人都归CFO管。
当然,随着卡莱曼在2002年获诺奖,行为金融的热度再一次被烧起来,但是行为金融因为没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将其规范化,目前还是些零碎的成果,不详主流的金融从markwitze开始,到MM,到CAPM,到BS,逐渐被规范化,成为主流。
当然跟金融相关的还有非线性的讨论,目前也还是争论阶段。
下面说说会计,会计是商业语言,主要是对公司活动整个过程的经济跟踪和反映,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其参与计划、管理、控制、评价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功能。而财务会计的职责基本是相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过程、状态和结果。
而目前很多国外的会计系都进入公司财务的领域进行研究,因为公司的经济活动过程,状态,结果都需要会计的语言描述,所以会计进入公司财务的研究是具有相当的便利的,而金融和会计对公司财务研究角度可能有一些差别,会计从内部管理,会计循环的角度较多,金融从外部,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偏多,但也不绝对。
对于英语finance,中文的翻译可谓五彩斑斓,public finance被翻译为财政,ZF的财务问题,corporate finance应该被翻译为公司金融,但是通俗的称其为公司财务,我也这样称,finance还被翻译为财务,其实本质是指会计。
在实务界,美国的公司accounting和finance一般是在CFO下面的两个部门,前者是整个会计循环,后者主要是融资,投资,股利等相关事务的。
国内前期的金融是什么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基本都是偏宏观的,一般应该经济系的货币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研究和学习,而国际贸易随着博弈论成为其基石,目前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的比较多。而美国金融一般就是指微观的部分,基本都在商学院进行,因为商学院的薪酬比较好,所以也吸引勒很多经济系的教授过来。
其实金融学从经济学中分出来的时间不长,而金融毕竟要用到很多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微观经济学,所以要想很清楚的分开,基本是很难的。同时由于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公司,所以用到会计信息不言而喻,尤其是研究上市公司时,其披露的信息中会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公司金融(也就是公司财务)的研究也不可能离开会计和会计提供的信息而独立进行。
总之,因为金融和公司金融(公司财务)是特殊的交叉处,所以跟左右的关联学科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主流的难以突破和进展,大家的目关向交叉地带的集中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不难理解公司金融(公司财务)金融系主打,而经济系和会计系也有学者涉足的现象了,同时也证明了公司金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