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使用连续型变量作为处理强度衡量(而非二分法的处理与控制组划分)的差分分析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确实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考虑“共同趋势”假设。
在传统的DID设置中,我们比较的是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变化是否一致。而连续型DID的方法则更关注于处理强度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随时间演变。
进行共同趋势检验的步骤如下:
1. **图形分析**:首先,可以通过绘制不同水平处理强度下,目标群体(或者分位点)的结果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图来直观地检查是否有共同的趋势。如果曲线在处理开始之前大致平行或遵循类似的模式,则表明可能存在共同趋势。
2. **回归分析**:
- 在模型中加入交互项:对于连续型DID,在构建回归方程时,通常会包括处理强度(continuous treatment variable)与时间变量的交互项。
- 估计并检查系数:观察交互项的系数是否显著。如果系数显著且符号符合预期,这可能表明在不同处理强度下,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变量有显著差异,但仍需要进一步检验以确定这种差异是否可以归因于共同趋势。
3. **使用事件研究设计**:在连续型DID中,可以采用类似事件研究的设计思路。这意味着不仅检查政策或干预发生后的效应,还考察干预前的几年内结果变量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是否有预先存在的趋势。
4. **敏感性分析**:通过改变模型设定(例如调整控制变量、考虑不同的时间窗口等)来进行敏感性检验,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有助于确认共同趋势的检验结果不受特定模型设定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连续型DID中,严格意义上的“共同趋势”可能难以直接观察到,因为我们比较的是不同水平处理强度的效果而非二分法的组别效果。然而,上述步骤可以帮助评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是否一致或至少可预测,从而为因果推断提供支持。
最后,请注意方法论的选择和应用应基于数据的具体情况和研究问题,必要时请咨询专业统计顾问或参考相关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