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观察:预算案惹民怨 曾俊华终于让步
香港**在上星期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拿出了近500亿来纾解民困,但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对。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最终决定修改部分内容来顺应民意。这起风波透露出了那些讯息,请看凤凰观察。
曾俊华:“我明白社会上一直对预算案有很高的期望,我会好好总结这次的经验,寻求和议员以及社区的共识,在日后可以做出一些改善。”
从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布到2月28号,短短六天,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有媒体列出了他这六天的言行转变。
最初他强硬的坚称预算案经过深思熟虑,绝无修订空间。然后稍有松动,说:“任何事都有改善的地方。”不过在出席电台节目及发表《香港家书》中,仍然坚持:“微调也艰难”并质疑外界批评是“不必要的误解”
直到28号和部分立法会议员会面后,才彻底让步,承诺从三个方面做出改善。
迫使态度强硬的曾俊华最终屈服的有两个决定性因素,第一当然是立法会议员手中的选票。除了泛民主派的反对外,这次连一向支持**的民建联等党派也罕见地站出来反对。让预算案面对首次遭到否决的宪政危机。
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越来越高涨的民怨。今年特区**库房水满,盈余高达938亿元,财政储备更破了6000亿元大关。人们期望**派糖纾解民困。然而这颗糖却不怎么甜。**坚决不退税,伤了中产人士的心.对于没住房,没工作,拿不到综援的低收入阶层,更是没有丝毫照顾。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近500亿的纾困拨款中,有近一半,240亿投入给在职市民养老的强基金户口。要等到60岁以后才能领取。有媒体甚至把这份预算案称为史上最废的预算案,反对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应民意,一直是做官的明智之举。曾俊华态度的转变,化解了爆发更大社会冲突的可能。然而更应该深入检讨的确是导致这次风波的深层次原因。金融危机后,虽然香港经济率先复苏,失业率也不断下降,然而各阶层的生活压力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大。中产阶级要面临高昂的医疗\教育费用和高楼价,低收入阶层要跟凶猛的通涨搏斗,艰难生活。所以这份考虑不周的预算案就像一条导火索,在市民已有的怨气上火上浇油。相信利用这**手中的资源,调整报告内容,暂时平复这次风波并不难。但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不着手解决,将会留下更大的隐患。
凤凰卫视 张凌云 香港报道
http://news.ifeng.com/hongkong/detail_2011_03/02/492814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