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275 0
2011-03-02
就把它叫做7%解决方案吧。上周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网民交流时提前公布了这个充满魔力的数字。这是中国未来五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年增长率的新目标。与“十一五”计划的7.5%相比,降幅为适度的7%,但这些小小的7%加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重大转变。
乍看之下,这种转变似乎是一种显著的向下调整,因为新目标比过去五年中国GDP年均10%的增速低了很多。新目标看上去也比旧目标更加切合实际——周二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了半年以来的最低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雄心有所收敛。更加适中的发展目标反映了两个现实。
首先是国民收入提高。过去中国经济的超高速发展是受到了基本商品迅速普及的推动。但“基数效应”正在生效。举例说,现在手机销售实现超高速增长的空间已经缩小:64%的人口已经拥有一部手机(美国的普及率是95%)。
第二个现实是更高远的志向。中国还没有进入富国行列——韩国人均GDP比中国高5倍——但贫困已不再是**压倒一切的头号问题。温家宝提到了收入分配不均、贪污腐败、以及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用他的话说,在判断“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时,新建高楼大厦的数量不再那么重要。对中国而言,考虑更加全面的**计划是合情合理的,特别是如果**致力于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话。对其它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就不那么清晰了。经济增速放缓有可能减少贸易机会,并缓和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然而,如果经济增速放缓能够给房地产投机行为降温,并促使中国的贸易顺差缩小,那么总体而言,世界会因此怀有感激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