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3-13 18:52:13
其实就当前而言 已经算很大改善了!  假如真的就不看分数,那么几乎什么什么条件都没有的农村孩子怎么和城里的孩子比?  边远地区的孩子又怎么和发达地区比?  分数在现在还算很多贫苦孩子迈向大学 脱离困境的一根救命稻草,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 我们只有用更多的时间去和别人更好的师资竞争!  素质教育,就像现在而言,真的没办法施行。。。。。。。。。。。地区经济差距就注定了,现在真的没那么多办法来解决! 时间会解决一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4 14:52:29
我的一定观点,欢迎讨论:
可以这样看目前北京大学的录取制度:
被录取的标准有三项要素:1考试分数(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地域(衡量1之外的其他素质);3民族(对由于先天因素,即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的学生的优惠)。这里,2和3都是先天决定的。
录取制度是要保证录取目标的实现,而北京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其目标应该是:A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效率因素);B公平因素。
标准的构成要素中,1和2是为了实现目标A,而3是为了实现目标B。

任何一种标准的制定,都是对一部分人的歧视。比如,考试分数标准的制定,是对那些不擅长考试的人即为一种歧视,地域标准的制定是对非北京地区考生的歧视,而民族标准是对汉族人的歧视。

对于依靠民族取胜的学生,制度的制定者会声称这是为了保证公平性,因为这些学生很不幸的出生在少数民族;对于依靠地域取胜的学生,制度的制定者会声称这是为了衡量学生的素质(除1之外的素质),因为这些学生考试的才能不够,但其他素质较高,录取他们之后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

对于各地域学生录取的比例,则要视制度的制定者如何判断不同地域学生的素质水平的分布如何。

北京大学倾向于给北京考生更高的录取比例,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
1我给北京考生更高的比例,北京人对我的好感就会越大,越有利于我的发展;
2如果我不给北京考生更高的比例,那么北京纳税人会不会指使北京公安局为难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6 18:57:29
不公的不是本地招收政策,是资源分配的不均匀,致使外地更优秀的人才没有机会。若全国各省都有像北大一样的学府,哪来这么大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