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企业,需了解的海关对出口退运保税维修资质的监管有哪些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是非常的明确,所以当货物退回国返修时,大部份企业不知道怎么找有资质的代理企业去办理
首先,如企业需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必须经各部门同意批复后才能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否则企业不得开展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的保税维修业务,不得通过保税维修方式开展拆解、报废等业务。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满足以下条件,并接受海关实地验核评估:
(一)海关认定的企业信用状况为一般信用及以上;
(二)企业应当具备开展该项业务所需的场所和设备,对已维修货物、待维修货物、无法维修货物、维修用料件、维修过程中替换下的旧件或坏件、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等进行专门管理;
(三)企业应当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维修耗用等信息的全程跟踪,并按照海关要求进行申报;
(四)符合海关监管所需的其他条件。
四、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向海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情况说明;
(二)企业对外签订的维修合同;
(三)品牌所有人或代理人对维修业务的授权文件。
属于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个案批准同意开展的保税维修项目,还应提交相应的批准文件。
五、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所需的维修用料件可以采用保税或者非保税方式进口。适用保税方式进口的,企业应实施以维修工单为基础的据实核销。
六、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设立保税维修专用账(手)册,建立待维修货物、已维修货物、无法维修货物等信息的电子底账。企业采用保税方式进口维修用料件的,保税维修专用账(手)册还应包含维修用料件电子底账。
同时明确指出保税维修专用账(手)册备案商品不纳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管理。
七、企业设立电子账(手)册时,按照以下海关申报规则填报:
八、保税维修账(手)册核销周期按海关监管要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确定,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1年;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保税维修企业,经主管海关确认,可参照合同实际有效期确定账(手)册核销周期。
综上所述,进出口企业如遇已出口的货物发生退运返修,需找在保税区内拥有“保税维修帐册”的企业合作,才是合法操作出口退运维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