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不咋样
转自 极简 经济学江湖事
说实话,我实在读不下去,此中缘由,大概和极简兄类似,极其佩服极简兄的坚持,终于交出与我心有戚戚焉的书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你可以阐述你的看法,不过么,估计你读完的概率极小,评价更是无从谈起。
近33个半小时,又创阅读时间新高。又是在比较繁忙时刻,差点被自己的耐心坚持所感动(不为别的,只因这效率常被某些学霸诟病)。
其实,读此书主要为证实一件事:就是坊间说的,汪丁丁乃善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高手,他的书基本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原以为是偏见,但读完此书我信了,至于你信不信那由你。如此说来,这33个半小时花的既不值又值。
汪丁丁,学界大名鼎鼎。但到底算什么角色,似不宜由我等评价。饭碗是经济学教授,并且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思想史、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无不涉及、样样“精通”~有他出版的讲义为证。
汪教授绝非“混”饭吃的角色。正如书中本人反复提及的,其学术背景是数学系本科(还好是北京师院而不是北师大或北大),仅此一点,就不知让多少文科生高山仰止、自叹弗如。就此打住?差矣!小瞧谁也不能小瞧汪教授。人家对哲学史、当代西方哲学大家的思想皆有研究,特别是言必称的怀特海、罗素…嗯,罗素嘛可不是因吃素而得名。由此让人想起那句经典笑话:数学家(如果可以如此称呼的话)中汪丁丁似乎最懂经济学,经济学家(如果可以如此称呼的话)中汪丁丁似乎最懂哲学,殊为不易。但反过来你也可以理解为,汪教授的数学与哲学,在这两学界眼中也许只是“小儿科”、“”幼儿园”。
相信,多数读者读此书是奔着经济学思想史来的,但读半天也难得堂奥。关于经济学思想史,汪教授反复强调,既不同于经济思想史也不同于经济学说史,但究竟怎么个不同法,似乎只是口号而没有实质性差异分析(至少愚等如我,读完也没真正弄清楚)。有趣的是,汪教授喜欢讲故事。说要真正理解一位经济学家的思想,要放在其历史背景下考察,更要结合经济学家的社会生活、个人经历来思考。这当然没错,学生们自然更乐于听段子,只是收获如何恐怕要看个人造化了。
弗里曼•戴森曾将数学家物理学家分为飞鸟与青蛙两类,以赛亚•柏林曾将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分为狐狸与刺猬两类。尽管两种分类针对不同学界,含义也不尽相同,但颇有相通之处。不过无论以哪个标准都很难将汪丁丁归为某一类。阅读过程中,个人感觉汪教授如同一只贪吃蛇或貔貅,不知满足不知疲倦不停吞咽,但囫囵吞枣、食古不化。犹如一名掘井人在到处挖掘,其实在广袤的大地上,不过徒留了几眼互不相通且很容易干涸的枯井,离其打通“任督二脉”的宏伟叙事目的相距甚远。当然,这样的说法也只能算感性认识,离理性思考差距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