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會大生產前提下,商品交換的基礎是生產己方及對方單位產品的“難度”。
社会化大生产,一个是劳动生产率高,劳动规模大,等等。可以简单看成工业生产(而这也是广泛协作的生产,是各行各业的社会化分工合作)。另一个,就是为了买家而生产,为了出售而生产,这是面向全社会的广大顾客之生产。
张三生产面包,李四生产布匹,各有各的劳动,各有各的产品。那就各账各算,就事论事,就行了。
市场交换,是什么?就是拿着面包换布匹,或者,拿着面包换钞票。张三愿意用一个面包,换一亿丈布匹。李四愿意用一尺布,换来天下金银。
此时不需要考虑各自劳动量的大小,等等等。
因为,任何交换的结果,任何交换中的揣度,任何交换前的算计,那无非就是一些货,一些钱。而总是存在着等式:劳动量=产品量=产值量。
以上就三种东西:劳动,产品,货币。去说劳动,计量劳动,说产品,核算产品,说货币,谈钱,就可以了。
这样开门见山,看山是山,就可以了。换言之,不需要引入“难度”等等等其他概念,那除非有特殊需要,特别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