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股,节前指数超预期连涨突破,但节前最后一天情绪类连板票 妖股 C字头新股等短线逻辑品种很多都反向暴跌(黑猫 长华 天山铝 南网 郑煤 宜宾 万东),节后虽有部分修复和反包预期,但短期行情的主要机会还是在机构品种上,短期小题材小热点或者在大盘震荡阶段采取尽量找小票借势做多,碰到指数连涨突破或者大型板块启动时现阶段更多还是考虑机构主攻方向,参考提前开盘的港股来看,原油大涨港股涨的最好的是中石油,铜价新高港股大涨的是紫金,锂矿大涨港股领涨的是赣锋,基本都是行业龙头行业巨头在领涨带队。在类似区块链这种小型板块 或XXX概念股 某某新名词题材时,优先选择低价小票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多数就是一阵短期热潮不需要过分靠近基本面,但是在做大型板块 长期逻辑品种时,必须要按照机构逻辑来选股,因为涨价 因为行业拐点 或者因为赛道 成长等因素最利好最受益未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最显著的是哪些公司,这才是长期大牛的筛选标准,这时再按照短线逻辑去炒小炒差就显得肤浅了。
老方向里消费龙头继续抱团(酒 药龙头更强),新能源分支里光伏略优于汽车,因为春节期间高甄公布的新一批持仓报告里清仓了新能源整车领域的个股,反映出国际一线资本开始慎重看待新能源汽车现阶段估值过高的问题,短期对于新能源车板块是个情绪性的压制。新方向里大宗+资源涨价(石油 石化 有色 稀土 锂矿)继续看好。疫情复苏逻辑下影视传媒已经确定爆发,疫苗也连续异动,餐饮酒店航空旅游后期走的是一个修复补涨预期,基建尤其是工程机械受益于经济复苏政策有进一步抬高估值的机会。低估值里最具优势的就是银行板块,其优势不仅体现在价低位低,目前的基本面 政策面 宏观预期更胜2017年,占据基本面向上确定性拐点优势+板块巨大体量容纳大型机构高切低的条件,现阶段市场稳健类首选。以上板块基本都是具备较好中长期投资逻辑的方向,短期则更倾向于资源股的高弹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