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333 1
2011-03-04
人们是否还能记起2007—2008年由国际大宗粮食价格快速上涨所酿成的那场世界粮食危机?似乎当下人们更关注金融市场系统性危机所导致的个人及公司资产的价值损失。而容易忘却粮食危机给世界带来的那份灾难和痛苦。以拉美地区为例,自2008年年初以来,拉美地区(既包括低收入国家也包括高收入国家)共发生49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其中20起具有暴力性质,29起属于非暴力性质。而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预测,粮食危机最多使1500万人加入到业已存在的7000万赤贫人口中。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预测,拉美营养不良人口预计从4500万增至5100 万。  粮食危机的三个阶段
  本轮粮食危机处于 2003-2008年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总体上涨的大周期中。这个周期的显著特征就是形成了“金属和石油价格在先、粮食价格在后”轮番上涨的格局。从 2003年起,国际金属和石油价格首先加速上升。2003年1月—2008年6月,金属价格指数上涨了227%,石油价格指数上涨了327%。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滞后于金属和石油价格,从2006年初才进入快速上升阶段。2006年1月—2008年6月,粮食价格指数上涨了77%。
  从主要粮食价格来看,世界粮食危机走过三个发展阶段。
  2006年以前为第一阶段,粮价持续低迷。发达国家长期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严重扭曲,极大冲击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市场,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全球粮食库存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
  2006年1月—2007年5月为第二阶段,危机因素逐渐积累,石油价格飙升,农用燃料和化肥等成本增加直接导致粮价上扬。更为严重的是,石油价格上涨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粮食供给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7 年6月—2008年12月为第三阶段,危机集中爆发。以2008年6月为分界点。前期粮价在小麦、玉来和大米依次引领下全面飙升:首先是小麦价格几乎翻倍,从2007年6月的223美元/吨飙升到2008年3月的439.7美元/吨;其次是玉米价格,由2007年7月的147.1美元/吨飙升到2008 年6月的287.l美元/吨,上涨95%;最后是大米价格,从2007年9月的330美元/吨飙升到2008年4月的1015.2美元/吨,增至三倍。后期,由于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增加,美元升值以及投机资本撤出商品期货市场,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下跌。例如,大米价格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从峰值下跌 45%。

  粮食危机并未烟消云散
  然而,粮食危机并未因此烟消云散。进入2009年,主要粮食价格有企稳反弹迹象。2008年12月—2009年3月,玉米、大米、大豆、小麦价格分别上涨4%、14%、5 %和15%。鉴于目前经济危机影响范围在扩大、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明朗,粮食危机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理由如下:
  第一,美元在中长期内存在贬值的风险。众所周知,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而自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破产后,美联储大张旗鼓地推进数量宽松政策——通过购买金融资产向经济体注入基础货币。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又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与8500亿美元机构债,尽管市场对此早有预期,但美联储规模如此之大的注资举动,还是引发了市场关于中长期内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风险的担忧。
  如果美联储不在经济企稳后适时回收流动性,那么这种用发行美元解决一切问题、制造更大泡沫去填上一个窟窿的做法必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一旦通胀压力击碎了投资者对美元汇率的信心,美元大幅贬值,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就难以避免。
  第二,多哈回合被国际组织寄予厚望,但谈判进程却步履维艰,而且其作用受到非**组织的质疑。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认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成功是解决粮食危机的一种方法,但国际上的非**组织大多持相反态度。其理由如下:
  l、多哈回合将增加贫穷国家对食品进口的依赖度。进口的大量增加,尤其是对获得高额补贴的进口的增加挫伤了农业生产和投资,进而削弱了本地粮食体系的保障能力。
  2、将增加粮食和农业价格的波动性。在现存的贸易和投资协定下,先前**用来减轻价格波动效果的措施(控制进出口量、管理国内库存、使用价格控制和价格支持工具、通过配给体制度设立消费者补贴)或者被禁止或者不受鼓励。多哈回合将进一步限制**可供选用的这些工具以确保用贸易支持粮食安全的目标。
  3、将强化跨国农业企业的权力。2006年以来,世界三大主要谷物贸易商,嘉吉、ADM和邦吉的利润增长分别为36%、67%和49%。多边贸易规则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农民和本地企业的代价强化了主要贸易商在世界粮食体系中的地位。
  4、多哈回合没有对金融投机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罚。5、无法解决环境危机或者气候变化。6、鉴于石油垄断组织的权力,多哈回合将无法降低石油价格。7、多哈回合无法对生物燃料的国际贸易进行规定。生物燃料投资的快速扩张已经在某些国家引起土地和水资源在生将燃料和粮食主产之间分配上的直接冲突。
  第三、粮食危机的产生根源在短期内还无法消除,也有以下五方面的理由:
  l“ 生产危机”(相对于现实需求和购买力增长而言)和“价格危机”(源于市场操纵)导致供需失衡。从供给方面看,影响因素包括世界粮食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粮食生产国气候发生变化并遭遇旱灾,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某些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限制,等等。从需求方面看,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压力、收入增加、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中心人口饮食结构升级,等等。2、粮食商品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加剧。3、生物能源大规模开发。通过补贴和实施进口关税的方式,美国(使用玉米)和欧盟(使用菜籽)大力开发生物能源,这对全球粮食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4、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受到制约。可利用的耕地减少、水和电可获性缺乏以及包括研发在内的农业发展投资匮乏,导致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国家发展战略的体制性缺陷,等等。5、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的市场结构。
  总而言之,包括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因为次贷危机的肆虐而忽视粮食危机的潜在风险。2008年11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而在2009年4月7日由八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通过的一份名为《全球挑战:缓解食品危急局势》的报告更是强调,全球粮食产量到2050年必须增加一倍。如果各国不立即采取行动,世界将面临永久性粮食危机。
  就拉美国家而言,各国应该建立起重视农业的长期战略。只有紧急援助、短期政策远远不够,还必须向农民提供中长期的战略支持,激励他们抓住高粮价所提供的机遇来增加产量从而为粮食安全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拉美国家更应该采取集体行动纠正全球农业生产与贸易之间的系统性不平衡。即对内而言,应该联合抑制跨国农业企业的垄断力量,逐渐降低生产集中程度;在无法与发达国家比拼财力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完善对农业的直接补贴政策,提高**农业预算支出的使用效果。对外而言,应该透过南南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4 17:50:09
近期粮食价格危机下非洲的农业发展投资减贫
由于人口的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且至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对于非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很多非洲国家,农业的增长是最有效的减贫战略,并且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增长(Diao等,2007)。2009年7月在意大利举行的G8峰会认识到农业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新出现的挑战如金融危机中,非常需要增加全球农业的金融和技术支持。峰会领导人们发布了一个有关全球粮食不安全的官方声明, 并承诺在下一个三年动员200亿美元的资金以处理这个问题。在国家层面,许多非洲国家已经承诺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NEPAD)和非洲联盟(AU)的综合非洲农业发展计划(CAADP)。这个非洲人领导的计划旨在促进大陆农业发展以实现到2015年贫困人口减半的第一个千年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非洲国家需要追求年均6%的农业增长,分配10%的国家预算到农业部门,并且通过先期评审和说明以改善整体政策效率。
此外,很多非洲**分配更多的资源给农业。在大陆水平,农业在**开支中的花费在2000-2005年增长了75%,8个非洲国家分配至少10%的预算给农业部门。撒哈拉以南地区(SSA)的经济也在增长,从1990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年均大约3%增加到2005-2008年的近5%。农业增长也扩散到很多国家(Badiane,2008)。在2001-2003年,只有5个国家-安哥拉、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苏丹达到年均6%或以上的农业增长。到2005年,这个数字增加到9个:安哥拉、布基纳法索、刚果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尼日尼亚、塞内加尔。在2007年,7个国家达到CAADP年均增长6%的农业增长率目标 ,在2008年有10个国家达到。此外,最近的实际谷物产出增加了,部分是对更高粮食价格的反应,这个增长在2010年将继续。
然而,过去几年的积极信号伴随的是农业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粮食危机推动国际粮食价格涨到三倍于2003年的水平,峰值在2008年中期。2008年6月FAO粮食价格指数224.1,为30年最高,伴随全球经济下行,将千百万人推入贫困和饥饿。2011年1月FAO粮食价格指数230.9,2011年2月为236,再次连续超过2008年中期峰值。
而在2009年4月7日由八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通过的一份名为《全球挑战:缓解食品危急局势》的报告更是强调,全球粮食产量到2050年必须增加一倍。如果各国不立即采取行动,世界将面临永久性粮食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