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8330 6
2011-03-04
国内大多数学者都将public goods译为公共品,其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最近在拜读张五常先生所著的《经济解释 卷一:科学说需求》时,见书中作者译为公用品,译名不同,个中含义顿时大异。根据作者的观点,译为公用品,其性质为同用,即必须是那些多人可同时使用、又互不干扰的物品。这样我们平时所熟悉的很多公共品就被排除在外了,例如小区里的体育健身设施,对于同一设施,你在使用时显然别人不能同时使用。因此,张先生所说的公共品则只能是像电视节目、一个思想、一项发明、音乐等之类的物品了。所以,按照张五常先生的这种理解,则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学中关于公共品方面的一些理论需大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4 20:59:22
这有个习惯问题,就是一般均衡,其实理解为全局均衡更为准确,但大家都接受了,就可以了。
公共品其实大家更好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0:41: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5:30:47
小区里的体育健身设施是public good吗???

还是不译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6 22:39:34
更正一下:
张五常把public goods 译为共用品,非公用品。与私用品形成对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05:49:58
理解内涵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