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02 7
2011-03-05
想想就生气,空饷事例在整个中国都是人所共知的事了,难道这种事情就解决不了吗?哪位能有好的建议来整治“空饷”现象吗?

以下是论坛一些有关“空饷”的老贴子。
哪些能吃空饷?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77762&page=1#pid1099261


湖南永州上百教师吃空饷 官员回应称关记者何事。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29767&page=1#pid8361183

众媒体聚焦行政成本 行政管理费用疯涨原因何在?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74741&page=1#pid464431

建设节约型** --1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258289&page=1#pid1550962

盘点2007年“税月”:十大税事牵动国人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279834&page=1#pid164968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5 09:08:45
如何遏制“吃空饷”?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要完全解决“吃空饷”问题,终止所谓的“猫捉老鼠”游戏,关键是要创设相关的激励和惩罚措施,让相关的人能够选择不“吃空饷”。
  2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最近半年里,四川省委省**在全省范围内清查财政供养人员行动,初步清查出吃空饷者3.7万多人,每年冒领的经费6400多万元。
  冒领的方法主要是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留职不停薪、虚报工资表、冒领养老金。报道还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省**各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很多政策,建立省市县三级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建立监督检查规则,建立相关的领导人责任制度等等。
  这一消息得到了很多方面的关注,很多人感到震惊。
  笔者也感到很震惊。这显然是要花力气解决的大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严格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数清公务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人头,并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冒领、多领的“空饷”,则追缴入库,并给与相应的处罚。四川省**各个部门出台的措施,主要也是强化管理制度。相信只要努力运作,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组织资源,四川省完全可以杜绝“吃空饷”的问题。
  当然,相关的规定过去并不是没有。实际上在很多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什么不许干,什么应该这样干,怎么干可以得到鼓励,怎么干会得到相应的惩罚,什么行业不正之风要纠正,但是很多规定最终都失效了,执行不下去,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而且越来越严重,一直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才下定决心进行专门整治,吹起各种各样的风暴,但也往往只是在风头上有所收敛,过段时间依然如此。
  “吃空饷”问题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呢?答案是可能的。因为就当前的运作方法来看,四川出台规定的是省委省**,省委省**以下的**机关和事业单位,都是规定的执行者。制定规则的人是上级,有级别,有权,各级下级机关和单位肯定会尊重其规定,在风头正劲的时候,也会大张旗鼓地执行规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因此而受到利益损害的是规则的执行者,规则的执行者会根据其当前的情形进行选择:是否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彻底清除“吃空饷”的问题。如果所有的人都会选择严格执行,“吃空饷”自然也就消失了。如果有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严格执行有害处但没有严格执行的害处大,那么“吃空饷”就不会消失。所谓“猫捉老鼠”的游戏,也会继续下去。
  要完全解决“吃空饷”问题,终止所谓的“猫捉老鼠”游戏,关键是要创设相关的激励和惩罚措施,让相关的人能够选择不“吃空饷”。在笔者看来,有些人选择“吃空饷”的确是为了中饱私囊,对于这样的人,只要加强相应的处罚措施就可以了。但有些人“吃空饷”则不是为了中饱私囊,他们选择“吃空饷”有他们的苦衷,比如有些“吃空饷”的人是有“后台”的,有些离退休官员级别很高,影响大,虽然去世了,其影响力还在,有些则是为了留住编制,一旦人走编制也将收回,为了留住这些编制,有较多的资源来办更多的事情,只好“吃空饷”。对于这些人,就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改革以及相关的支持措施。比如,管好官员及其家属,根据工作的需要确定编制,而不是为了控制编制而控制编制等。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公开相关的财政和财务管理的信息,让媒体和群众能够知道相关的财政和财务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舆论监督。这样,不仅上级省了监管的成本,可以腾出精力做更多的事情,而有关当事人,也就有了强有力的民意支持选择拒绝“吃空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0:21:53
创设相关的激励和惩罚措施,但监督谁来执行呢?还不是ZF吗?激励和惩罚措施治标不治本,还是需要脱离体制之外的监督机构,定期公布人员在编的情况,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具体效果怎么样,那就难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0:26:24
要解决容易得很,只不过有官部门不愿意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3:55:38
包括腐败问题一样都是监督和制衡机制存在问题,一直在说,一直没有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4:01:36
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让人民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但这样不就断了既得利益者的财路了吗?所以这些荒诞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