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物价上涨问题(讲演提纲)
左大培(2010年12月18日)
1. 当前中国的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其具体证明是2010年11月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1%。只不过在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中,农产品价格上升得最早也最显著而已。农产品价格上升也主要是由需求过旺所引起。
当前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是货币总需求的增长率远远高于以上一年价格计算的潜在产量的增长率。我在今年年初就已经预言,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如果超过9%,中国就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
中国每年潜在产出的增长率在9.5%-10%。到2007年,中国实际产出已经超过其当年的潜在产量大约2%。2008年中国的名义GDP为300670亿元,实际增长率为9%;2009年中国的名义GDP为340507亿元,实际增长率为9.1%。到2009年,中国的实际产出仍然略为高于潜在产出,在这个基础上20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就必然造成通货膨胀。
2.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数量增加过快,而货币数量增加过快的直接原因又是银行贷款增加过快和外汇储备增加过快。
到2010年8月,中国的M2增加到68万亿元,而贷款余额则约为46万亿元,外汇储备约为2万5千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加来源于对外贸易的顺差和资本项目下国外资金的流入。中国外汇储备2009年增加了4531亿美元,2009年末增加到23992亿美元,而当年的贸易顺差约为1961亿美元,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总共只为2861亿美元。
3. 由造成货币数量增长的那些直接原因可以看到,最近20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和严重的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片面地依靠银行贷款来调节甚至拉动宏观经济的总需求,特别是依靠贷款来扶植私营经济的发展,在于放任以致鼓励外资流入的各种做法。
目前仍不肯收缩信贷的态度,不仅来自于靠贷款来扶植私营经济的目的,而且来自于担心收缩信贷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反通货膨胀政策所要求的紧缩信贷要不在以后造成严重的经济萧条,就必须结合以适当的结构政策,扭转靠信贷拉动经济的做法,由**筹资每年以国有资金进行价值1万亿元人民币的实物投资和研究开发。
中国CPI(上年为100):
2002年99.2,2003年101.2,2004年103.9,2005年101.8,2006年101.5,2007年104.8,2008年105.9,2009年99.3。
中国M2同比增长:
2001年14.4,2002年16.8,2003年19.6,2004年14.7,2005年17.6,2006年17.0,2007年16.7,2008年17.8,2009年27.7。
截至2010年10月末,2010年新增贷款已达6.89万亿,贷款需求来自中小企业、房地产业、项目投资等。
摘自左大培2010年1月17日在乌有之乡的讲演提纲:
“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经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下的两难(讲演提纲)”
“到2007年,中国实际产出已经超过其当年的潜在产量大约2%。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量是由于总需求过旺,总需求过旺同时就造成了通货膨胀: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增长1.5%,2007年增长4.8%,2008年甚至为5.9%。”
“只是到2009年,由于中国陷入了可能不到8%的低增长,整个经济的实际产出已经不比潜在产量大多少,通货膨胀的局面才消失,而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CPI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增长1%,2月增长就为-1.6%,由此开始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到10月还为-0.5%,只是到11月才回升到0.6%,全年平均的增长率可能为负。”
“2008年9月中国的M2同比只增长15.29%,2009年11月末中国的M2却同比增长了29.74%,”
“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79%。”
“中国在2009年增加的银行贷款余额有10万亿元”
“2009年中国的实际总产出并没有严重地低于“潜在产量”,而是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潜在产量”。在这样的基础上,大力扩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绝不是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任何宏观经济政策如果使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9%,中国就可能开始落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一旦高房价刺激的房地产投资真的像在2007年的中国那样造成了实体部门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货币当局就必定会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遏止通货膨胀。那时的货币信贷紧缩将打破房地产售价暴涨的金融泡沫,不仅通过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造成大批人的破产,而且很可能造成金融机构的巨额不良资产,甚至造成金融危机。”
“2009年预计中国”“减少1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直接降低中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左右。”
2010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553亿美元,同比减少42.5%,但10月贸易顺差就为271.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