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4435 5
2021-02-25
求问三重差分模型的交叉项中的一项可以不是虚拟变量而是连续变量吗?
按照三重差分模型原理推三项交叉项意义的步骤,试了一下感觉减完了就没有系数了,因为交叉项里有一项永远不为0.
之所以有这个困惑是看一篇文章,两个虚拟变量乘一个连续变量,做的三重差分,想请教一下这样做的对吗 2.png 1.png 模型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2-21 17:05:27
冒昧问一下,可以发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10 15:45:33
顶一下 我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2-3 10:29:57
同问,请问楼主解决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5-4 20:41:35
在三重差分(DDD)模型中,通常我们看到的交叉项是虚拟变量之间的乘积,这样的设置有其理论和实践上的便利性,因为虚拟变量的交叉项直观地表示了不同组别(例如实验组与控制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的效应差异。然而,并不是说在三重差分模型中交叉项中的一项不能是连续变量。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的具体性质,使用连续变量作为交叉项中的一部分是可行的,也能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当交叉项中包含连续变量时,模型能够捕捉到该连续变量与其他虚拟变量交互作用的效应。例如,如果三重差分模型的交叉项是两个虚拟变量(表示不同的组别和时间)和一个连续变量(可能表示某种程度或强度)的乘积,这样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连续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如何影响不同组别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异效应的。

在理论上,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因为它允许研究者探究更为细致的交互作用,比如政策变化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然而,这种模型设定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解释交叉项系数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模型设定和结果解释上。此外,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连续变量在交叉项中的存在可能会增加模型的复杂度和多重共线性的风险。

因此,虽然在三重差分模型中包含连续变量的交叉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谨慎处理。研究者应当基于理论和实际情况仔细考虑是否引入这样的交叉项,并在模型设定、估计和解释方面投入额外的努力。同时,也建议在文章或报告中详细说明这种模型设定的理由和潜在的影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8-8 13:20:09
蹲一下,这篇文章题目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