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2794 86
2011-03-06
声音

  我觉得你们太关注校长。关键不在于校长,在于学校的理念,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决定学术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

  “下面有不好的风气,但是给我的钱,我统统不要”,“我不敢说所有官员的论文都很好,但于幼军的博士论文很优秀”,“大学不能用行政手段决定学术问题”……正在北京出席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5日下午被羊城晚报及其他媒体记者团团围住,话题涉及高校廉政建设、防止学术腐败等问题。

  谈高校廉政建设

  给我的钱统统退回

  问:去年一些大学出现了腐败的案件,你怎么看?

  答:我们学校(中山大学)有没有,我不知道,但至少没有发现。我只能说,我们的班子是团结奋进的班子,大家都愿意做事,而且自己要带头不搞腐败。我就敢说,我们下面有些不好的风气。我每次到下面参加活动,所有给我的钱,我统统退回。我公开说“给我退回去”,所以不要问我有没有拿了。我要是拿了,大家马上就知道。

  问:你有没统计过一年退回过多少?

  答:我不知道,也不愿统计。因为连看都没看,信封没有打开就还给了人家,一年退回多少次也不知道。我不能说别人都没有(退回),只能说我没有拿。

  谈防止学术腐败

  官员读博不都是混的

  问:一位教授昨天炮轰高等教育,说我们国家博士生世界第一,但是50%以上是高官在读着,全部都是混出来的,你怎么看?

  答:这个数字可能不对。根据我这个学校(两个月前我不再做校长)的情况看,第一,我们在职博士生的比例逐年下降;第二,我亲自去听过于幼军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他是念哲学的,我是搞数学的,所以我只能坐到后面听。他答辩时没有任何稿子,回答提问的时候,他能直接说出在论文第几页第几行是怎么说的。起码他的博士论文,我看着是放心的,(让于幼军)拿中山大学的博士学位我放心。

  当然,我只说我看到于幼军的论文是优秀的,但不敢说官员的论文都优秀。

  我最怕对博士弄一个破格录取。所以学校有一条,所有要破格录取的,需要三封教授推荐信。推荐信还要在校园网公示,所以写推荐信的人有压力。另外,我们的博士毕业后,要随机抽取10%的论文送到国内研究生院去,让他们帮我们组织评审。我也不敢说毕业生的论文都好,但学校确实努力保证质量。在中大申请博士学位的人,最后大概只有70%能拿到学位。

  大学要是有学术腐败,生命就没有了。所以不用别人查,我们自己查。前两年,有人举报某教师的著作,我们组织专家对这部著作进行检查,最后这个老师他自己走人。还有发现一位行政人员也是这样(学术腐败),她的先生也是,两人都离开了。不会每年都有这样的案例,要不还得了?

  谈高校行政问题

  别让行政干预学术

  问:你怎么看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

  答:我觉得你们太关注校长。关键不在于校长,在于学校的理念,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决定学术的问题。行政级别有方便的一面,比如我跟各级领导进行沟通时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但在学校里,重要的是别让行政干预学术。

  问:怎样防止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

  答:在大学里,学术是第一位的。我说过一句话,教授就是大学。

  问:但教授的课题好多都是行政领导安排的。

  答:在我们学校(中山大学),我,以及管财务的副校长有个规矩,不在学校的任何行政经费里拿一分钱。另外,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一条,我们的院长本身是好教授。你说他不能占有资源吗?你不能因为他是院长就不能占。

  问:这有没有制度保证?你不做校长了,这能否延续?

  答:我相信后面的人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我们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历史的沉淀,而不是我做了什么才取得的,否则是贪天功为己有。而且要相信,后面的人会做得更好。

  问:你评价一个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认为第一要有理念,第二要干实事。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理念,但是办大事必须有理念。

  洪启旺、尹安学、许静、薛江华、夏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6 18:19:34
为什么在职读博士可以拿双证,真是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6 18:42:40
andywang 发表于 2011-3-6 18:19
为什么在职读博士可以拿双证,真是不公平!!
为什么在职就不能拿双证?

只要有能力,多少证都可以。现在的问题是学术腐败,行政干预学术。

楼主想搞这样的“公平”是现在情况的另一个极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6 18:43:33
1
评分次数
ruiqwy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经验 + 60 点 热心指数 + 1 点


拷,南瓜很有空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6 18:43:39
"他答辩时没有任何稿子,回答提问的时候,他能直接说出在论文第几页第几行是怎么说的。"
不知道总共几页?

“第二,我亲自去听过于幼军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他是念哲学的,我是搞数学的......."
"我最怕对博士弄一个破格录取。所以学校有一条,所有要破格录取的,需要三封教授推荐信。"

别说是三封教授推荐信,让这样级别的官员弄个100封也不是太困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6 18:46:02
他答辩时没有任何稿子,回答提问的时候,他能直接说出在论文第几页第几行是怎么说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from^^uid=1359866

三封教授推荐信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44973&page=1&from^^uid=1359866
只要不是人品特别差,都能弄到。不是在职的都需要2封。
官员有多少时间做学术研究,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有没有失职行为。
官员在职读博士就是全部存在问题。

上面这句话有几个人相信
还有:于幼军参加入学考试了吗?几年毕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