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现在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师!!!2005年解聘后,他就去了北京联合大学。
http://www.ygi.edu.cn/rcdw_index.php?id=hzy
http://www.ygi.edu.cn/department/emajor/cvs_new/HuangZongYing.htm
黄宗英,男,福建莆田人,1961年出生。1977年插队;1979年考入福建宁德师专英语专业,1981年留校任教;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3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7年晋升为北京大学副教授;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高访;2005年1月调入北京联合大学,现任应用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主任、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英语专业负责人。
长期从事英美诗歌教学与研究。1997-2005年,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讲“十九世纪美国诗歌”与“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研究生课程;1998-2003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独立主讲“惠特曼研究”、“弗罗斯特与艾略特比较研究”、“美国诗歌传统”等六门课程;发表专著《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管窥》(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抒情史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编著《英美诗歌名篇选读》(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译著《筑就我们的国家》(三联书店,2006)、《圣经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罗蒂自选集——哲学、文学、政治》(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在《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评论》、《北京大学学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英美诗歌研究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2篇重要核心刊物;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弗罗斯特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教改项目1项,并参与撰写《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总结报告》。
[教育背景]
1973. 9.—1977.8. 福建省屏南一中读初、高中
1979. 5.—1981.5. 福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读书
1985. 9.—1986.7. 北京大学英语系进修英美文学
1991. 9.—1993.7. 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英美文学硕士学位
1993. 9.—1996.7. 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美国文学博士学位
1998. 1.—1999.8. 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访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78. 7.—1979.5. 福建省屏南县熙岭茶场插队
1981. 5.—1991.7. 福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任助教、讲师、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1996.9—1997.8. 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
1997.8—2005.1. 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2005.1—2008.11. 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2008.11以来,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
2006.4以来,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
[主要成果]
一、主要学术论文(1994以来,其中核心刊物12篇)
1. *《英国十四行诗艺术管窥——从华埃特到弥尔顿》(1.4万字),载《国外文学》,
1994年第4期,第42-51页。
2.*《流变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诗歌》(1.1万字),载《国外文学》,
1995年第4期,第32-39页。
3. *《一条行人较少的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管窥》(1.4万字),
载《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1997年,第54-62页。
4. *《“不是没有修饰”---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语言艺术管窥》(1.4万字),
载《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1998年,第35-45页。
5. *《“如何静听离别”---从华兹华斯的“复杂快感”看卡如斯的“精神创伤”》
(1.2万字),载《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1999年,第111-119页。
6.*《惠特曼〈我自己的歌〉:一首抒情史诗》(1.1万字),载《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1年第4期, 第143-150页。
7. *《抒情史诗艺术管窥》(1.1万字),载《国外文学》,2000年第3期,第41-47页。
8.《艾略特<荒原>中的动物话语》(1.2万字),载《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第21-42页。
9. *《“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读威廉斯的抒情史诗〈帕特森〉》
(1.5万字),载《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第90-101页。
10. 《史诗般的抱负与抒情式的灵感—读克兰的抒情史诗〈桥〉》(2万字),
载《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75-202页。
11.*《抒情史诗:奥尔森的〈马克西姆斯诗篇〉》,载《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1.5万字),2003年第4期,第73-82页。
12.*《“一张嘴道出一个民族的话语”:庞德的抒情史诗〈诗章〉》,1万字,
载《国外文学》,2003年第3期,第55-62页。
13.*《“一个代表他自己的别人的声音”:约翰·贝里曼的抒情史诗<梦歌>》
(1.4万字),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
14.《抒情史诗:路易斯·茹科夫斯基的“A”》,载《美国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5.《“你,此刻,在行动”:奥尔森的〈人间宇宙〉》,载《诗探索》,2005年第三辑(理
论卷), 第233-237页。
16.《“我赞美我自己”: 惠特曼的〈草叶集〉》,载《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5年第2期, 第51-55页。
17.《人文奥运与外语教育文化意识管窥》,载《和谐之境: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
2005大会论文集》,2005年6月, 第201-206页。
18.《简单的深邃—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艺术管窥》,载《联合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第34-39页。
19.《“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载《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第91-94页。
20.《爱默生诗歌与诗学理论管窥》,载《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
期, 第23-27页。
21.《“破碎的海水”—罗伯特·弗罗斯特童年的记忆》,载黄宗英主编《传统与创新的契合—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72-84页。
22.*《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想象模式管窥》,载《中国外语》(高职高专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60-63页。
23.《“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载《联合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65-70页。
24.《报刊亭的人文关怀——北京2008年奥运会文化环境建设管窥》(英文),载《奥林匹克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9年4月,第112-119页。
25.*《“一首诗的形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想象模式管窥》,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待出。
二、著、译、编10部(2000年以来):
1.A Road Less Traveled By---On the Deceptive Simplicity in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英文版,15.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抒情史诗论》,35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3.《英美诗歌名篇选读》,黄宗英编著,英文版52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4.《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10万字,黄宗英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2月。
5.《圣经文学导论》,黄宗英译,60万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6.Read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黄宗英主编,《变革时期的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英文版,50万字),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北京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美国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汉英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语手册》,执行主编,北京奥组委,2008年1月。
8.《汉英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汇手册》,执行主编,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7月。
9.《传统与创新的契合——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黄宗英主编,30万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10月。
10.《罗蒂自选集——哲学、文学、政治》,黄宗英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7月。
三、主要科研项目(2005-2009年):
1.黄宗英主持,《弗罗斯特研究》,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JA750.47-99003)。
2.黄宗英主持,《汉英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汇手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
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7月。
3.黄宗英主持,《人文奥运与外语教育文化意识拓展研究》,北京学基地2005年A类项目。
4.黄宗英主持,《网络背景下的应用性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市教委(高教处)“2008北京(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5.黄宗英参与撰写《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报告第三卷——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总
结报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6.黄宗英主持,《英美诗歌名篇选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精品课程教材建设项目。
[联系方式]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100191)
电话: 010-86-62011339(办); 010-86-62004532(传真)
信箱:
hzy@yg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