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6119 44
2011-03-07
一转眼都快本科毕业了
当初刚进入这个论坛是来下载stata的
现在就经常来这里找资料  (虽然我经常在看到好的pdf后再把书买下来 还是喜欢纸制的)


我这里谈谈四年来在芝加哥的经济学习经验 我在芝加哥的学习成绩还可以 数学经济专业 大三拿到全年级所有系前三年 top 2% 的honor (phi beta kappa elected in junior year)   因而希望我的经验能够有点帮助  当然这里牛人很多 我这个成绩也肯定是比上不足的 国外和国内情况不一样 所以我说的可能不太适用


我主要说经济课吧  数学统计我只是混水摸鱼 只求拿个好分数 考完就忘记


大一 我上的是varian 的中经   我们是这样的一个sequence  两学期中经varian  两学期宏观是用barro的数学版 (http://faculty.wcas.northwestern.edu/~mdo738/book.htm 有下载 是我们学校当初的博士生给本科上上课上得不爽 想多虐待我们 就写了) (我们三个学期 因而这样的sequance 上到了大二上)  我很惭愧 前两个学期跟着博士生上的 后两个学期跟着讲师上的 尽管第三个学期有lucas亲自上课 我没有选  但是其实这些不是教授的老师上的都很好  当然作业量真地好多  其实我们那批人 数学基础一开始都不怎样 我们上经济只需要一年的微积分 所以上课的时候都是一个一个模型 然后推数学 然后考intuition  但是的确一开始我想大家都不是上手很快  因为大家不理解 partial deriave 和 Lagrange multiplier  当然这其实只要上过一个学期的多元微积分  或者你就多做几道题 大概就会了  当然需要完全理解所有的图形背后的数学推导 在上这些课前 多元微积分或者是分析学先上 或者同时上 我想是需要的


我对画画没什么兴趣  因而我记得我第一门经济课  midterm 95  final 60              死在了hicksian demand curve 上  (记忆犹新 直接图形上画傻掉了)   老师算看我midterm考得高 给了我一个a-
第二个学期的微观 就是varian的后半本 是个现在已经是在chicago待了近10年的phd教的 我对他无比崇敬 做game theory的 坚持到底了吧  去年看到他的baby了  反正他是个虐待狂 作业我记得很清楚 是从周六下午开始做 做到周日晚上 (当然睡觉了)才做完  题目4-5题 一道有a-m 
这两个学期要学好我的总结是   就舍命陪君子的做吧   varian后面appendix的数学全都要吃透


后面两个学期是学宏观 当然我们是neo classical 的 可能学的东西和国内不一样
我当时对宏观没有什么好感  就把他当作机械式的数学了  不过我们学习的确很喜欢给压力 第四个学期 上课的是一个博士生(现在是我的一个很不错的朋友)直接从他的博士考试卷子抽题目出来改一改  当作期中考试了    这样压力后果然出动力 期末他放简单后大家都很给力


这里我学到的其实是好好在每堂课里表现   我当时因为在那个考试里表现不错 在大三的时候那个博士想和我一起合作一片 lucas technology 方面的文章  这种机会至少在国外不多 当然我真不大懂宏观 看了半天他的theory 的idea (他是想我们两个一起解出来) 然后我怎么看都不懂 就放弃了  这个怎么impress 老师我待会细讲 


大一和大二之间的暑假 我给jesse shapiro 和 matt gentzkow 做ra  很多人问我 大一的小屁孩懂个屁阿 为什么让你做研究 这里就是要厚脸皮 我发了30封邮件给我们学校的教授说我要帮忙 我勤奋 上进 免费劳力 于是就拿到机会了  然后刚做事情么 当然好好表现 让你一个星期做的事情么3天做完 让你学什么尽量1-2天学的能上手 这样印象分好了 以后偷懒也没人管你


大二 我一直在上别的课 直到大二最后个学期我上了计量  当时我计量很轻松 因为我统计在大二上的时候 被学校骗了 和芝大统计系的master (三分之一都是中国人)一起上统计的第一门 (他当时没说是和硕士一起上的 本科看见课表以为是本科的课 反正我一开始不知道和硕士一起上 进去了一开始就是概念 觉得好简单 就想 上就上了 然后不能出来的时候就变难了) 那个学期即大二第一个学期是我那一年最痛苦的 用的是那本 rice 的数理统计 这里我就觉得吧 一定要先上门简单的统计课  再来上这门课 现在回想就觉得不难  主要是统计要有个概念性的入门  我们当时那门课考得都是证明 我连很浅显的概念都不明白 就过得很痛苦 当然这样被训练过后 计量就觉得容易了
暑假继续作助研 这时候因为能力提高了 给你的活也就高级了  同意的多和老师打好关系 我大二平时有时候做做小论文 很傻的全错的 我平时也拿过去看看 让她们觉得 至少你idea蛮多的


大三是我拼命上经济课的时候 第一个学期是game theory time series  第二个学期是 io, personnel economics 第三个学期是microeconometrics (panel data, discrete choice, etc.)  和经济的math camp 博弈论是老校长sonneschein教的 碰到这种老牛 名人 推荐性一封顶10封的 就拼命吧  这种课考到好名次终生受益  而且老教授是真地很好的一个人 经常去office hour 和他谈谈最近看的论文阿 对经济general 的看法阿 他会给你很多想法 而且就是最近他对我的就业/读博等选择也给出了很多意见 和老牛大好关系是那个学期的主要收获 其他课么 最少的努力拿好的成绩 反正名次不重要因为不要推荐信 第二个学期也是收获的学期 我迷上了io  也和老师 博士生助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目前大四的毕设因为正好和那位博士生的毕设方向相同 我们一年都在合作 两个人互相督促 逼对方做事情 这样的确效率很高 那门课是我第一次认真写小论文  所以看了很多文献 自己做了篇小小的理论推导 这样经常交谈之后老师和博士生助教对我的印象就很好 io的课 博弈论学的好 会觉得很简单 但是 有意思的是如何看待老师上课讲的empirical studies 这些东西的评论 是应该仔细推敲的   第三个学期我挺失败的 考试考得不错 paper做坏了  但那门课我第一次开始翻greene 把他至少翻到了 我很愿意去看的地步  其实我觉得书不在多  在于每个subject都有一本你能够静下心来看的很爽而不烦躁的     当时greene啊 wooldridge啊  fumino啊 我都一起看的 然后很快就觉得还是greene的证明我看得最舒服  我觉得喜欢就好   math camp么倒是有点意思的 因为一般都是做foc 然后突然发现啊  原来还有那么多不等的情况   不过呢这颗对以后学高级的比较有意义吧 因为intuition全忘记了 只有再推一边理论才能觉得有意思


大三的暑假也对我有很大意义  我去levitt的consulting firm做实习 学到了太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就是怎么build 模型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做实事 比如增加利润  


大四么 开始混 有些数学课  上了门金融课 没什么兴趣 混混 当然我毕设花了不少心血  当然 我这篇毕设不是最好的 我们大概有12个人做毕设今年 (我们不是必须的) 属于多的一届 一般都个位数  我们有一个意大利人 当时在大三下写出了篇非常统计的论文  老师最后的评论是its much better than most of our phd students' application essays and it should be published 这家伙 (其实是两个 不知道为什么另外一个不做毕设了) 用了10个星期     所以现在他用那篇论文做伸展 做毕设 还是我们中最好的  我现在的状况是还是先去工作吧(就是levitt的公司) 反正工作对io的人也不亏  赚点钱再考虑要不要读博


下面 是我前两天写的一些general的感想   不过重点是 早点接触社会很有帮助  早点去实习 才能理解到什么才是经济真正重要的和有意思的地方 我现在或想起来觉得很多课都只记得数学了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31160-2-1.html

然我不是每天看经济 因为要上数学课啊 其他的课之类的) 但我想我平摊下来 在经济上一个星期 1们经济课 10个小时是有的(我们作业就至少10个小时  所以肯定超过这个数 我经常是1门课 星期天下午醒过来开始看笔记看书 通宵到星期一中午交作业   这作业量属于一般的 如果有们课要交term paper 时间就几何级上去了  而且要求还不低  有门课 老师我不说了 年年有人做了很久被骂哭  我在presentation的第三页被骂下了台 )  所以如果上的经济课多的话 就要做乘法了  (不过我最多一个学期修过两门经济课  我们三个学期 每学期3-4门课)关键是一定要对经济有强烈的兴趣  想到一个问题 能够联想到好多经济问题  然后慢慢找书看  还有很关键的是 去好好想经济研究  即使是大牛的论文 看了也要想合理性  为什么assumption 怎么做  你改几个assumption 会怎样   我自己是偏io方向的    levitt 上次就跟我说 什么logit nested logit 等等用什么用 他很不喜欢这些assumption  
对于这些很数学话的论文他觉得 陷入了过于数学的assumption   (当然我自己还是偏向于传统io 但是就是说 好好想paper 能学到很多东西来    打个比方 heckman correction的assumption 也因为不合理 现在不是没有人用了吗)  我现在在做thesis的时候 经常一个星期60个小时在thesis上面       其实这一点都不怎样  我老板jesse shapiro 他跟我说他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经济    他和我另外一个老板matt gentzkow平时和我聊天 经常是我开一句话题 (比如世界杯) 一分钟后他们开始聊世界杯后的经济现象  当年最囧的是08年 我去matt家吃饭  jesse的太太是emily oster  然后我谈到了奥运会 然后他们三个人就开始了   这种人就和我们差距太大了  

具体到中等微经  我大一用的是范里安的现代观点
是挺好的书 好好学   其实他里面的数学不算难 我们有些老师用这本 有些老师用另外的教材 是我们学校的某个老师自己写的  放入了大量的数学  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必要  关键是理解概念 理解intuition varian的数学是要的 过多的数学学数学去修数学系的课就行了   我倒是很推荐 学完微经之后 再去学实分析  我当时太急一开始就学了 没能够理解到实分析的应用(美? 所以先多元再 实分析?) 其实数学别怕  做多了看多了就懂了    我印象里当时看varian也是有点难度的 (因为当时我都不会做partial deriative 我跟学校说我学过微积分了 (其实没有 就是硬背了1个星期去考了次考试 然后就骗了学校)所以是同时上经济和实分析 )但后来做多了 自己就懂了

就像前面说的数学一样 经济学多了后就出类旁通了  微经方面 学好game theory 之后看io的theory 就觉得不过如此  不过io的beauty在于他整合了理论和数据   然后再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去看research 就能学到好多 好多   我最近突然修了门money and banking 然后第一次看到了Keynesian 的理论 (我们平时当然是上chicago school的 而且我宏观没怎么注意 就都忘记了) 但是我现在就在比较 突然就觉得从微观退出来的宏观有那么点意思    当然还是老样子 很多根本的assumption 可能就不大对   (比如levitt不相信dynamic  optimization) 

当然我觉得吧微观计量方面的intuition的养成也很重要  这方面我倒是去实习的时候学到的  学校里老师上的 都是统计理论  但具体怎么用是更重要的 这也是levitt最厉害的地方  (因为把模型确定好后  后面什么统计方面的东西都可以慢慢改  模型错了就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这个我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我是通过做咨询公司 在那里levitt是老板 然后我们一群人用计量去做实际公司的分析 学到了好多intuition  这点可能看paper 都很难学到 因为有时候 paper一复杂就不高兴看里面真正有营养的东西了 全被数学蒙蔽了       大概多看levitt的jpe的paper 还有list的paper 可以培养这种感觉 io方面 chad syverson 的论文也比较重视intuition
其实 我一直有个愿望  是能够看了很多论文 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后 再重新上一遍经济学的课  因为学的时候不知道什么东西有用  什么东西对分析世界的现象有帮助 所以就记住数学了    (我们一直开玩笑 待了四年  学到的就是怎么多first order condition)  我现在是经常想到问题 把所有的书坑出来重新看一遍     这个问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就像 如果本科毕业后 重新读 经济学原理  会非常非常有味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7 14:51:14
很好的经验!
希望楼主以后能够谈谈自己的求职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4:56:41
突然想起来现在上 money and banking (汗)  两个理念的冲击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   推荐http://www.columbia.edu/~mw2230/  他有很多general reading 有很多intuition  我其实还没读 是我想老师抱怨我不会intuition他刚刚给我的 大家共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5:09:00
a突然想起来现在上 money and banking (汗)  两个理念的冲击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   推荐http://www.columbia.edu/~mw2230/  他有很多general reading 有很多intuition  我其实还没读 是我想老师抱怨我不会intuition他刚刚给我的 大家共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微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25008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5:09:16
突然想起来现在上 money and banking (汗)  两个理念的冲击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   推荐http://www.columbia.edu/~mw2230/  他有很多general reading 有很多intuition  我其实还没读 是我想老师抱怨我不会intuition他刚刚给我的 大家共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微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250083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6:07:05
好地方,好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