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大幅震荡,大宗商品中原油大幅调整后再度新高,铜则是先新高后在大幅调整,同时先新高再大幅震荡的还有螺纹。本周沪镍大跌13.59%,成为近期商品市场中罕见的巨幅波动品种,但是同时,豆油已经创出反弹新高。
短期内涨幅过大是市场巨震的根本原因
基本面的变化速度跟不上市场情绪变化和金融因素的扰动,是本轮行情大幅波动的根本原因。
年初时,投资者对于2021年市场的预期高度一致:经济前高后低,一季度是较好的做多窗口,而二季度迎来基本面向下、通胀、流动性等的多重考验,因此资产价格出现开年后大涨的情况,这点在股市表现尤为明显。
随着美国1.9万亿美元刺激落地在即,美联储需要管理利率曲线降低债务成本压力,且美国距离充分就业和强劲复苏仍有很大距离;国内根据最新最新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短期也很难看到流动性的急转弯。流动性和经济复苏的叠加,使得大宗商品的行情终于爆发,市场情绪变得狂热,最终出现了以铜大涨为背景的商品市场井喷行情。甚至基本面较差的PTA、短纤、乙二醇、纯碱等品种连续暴涨,行情异常火爆。
整体而言,当前市场处于经济复苏、中美地产周期共振、补库存的共振阶段,很多基本面较差的品种供需关系持续改善,如纺织品需求好转及补库下的短纤,成本支撑和需求复苏的PTA和乙二醇等,可以说上涨有理,但是短期出现这么大的涨幅,的确是加载了市场的情绪。
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中美地产周期共振的顺周期板块和中国优势制造业,如工业金属、化工、家电、轻工及机械大幅向好,其上游的有色、化工和黑色类需求持续向好,尤其是基本面改善的品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操作的角度看,“大涨和震荡”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旦出现剧烈波动的行情,如果仓位过重,仍可能面临大幅亏损的风险。因此,面对连续大涨和大跌的行情,务必要注意仓位和设置好止盈和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