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判断趋势,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如何识别轨道。下降趋势轨道上沿是供应线,因为我们假设供应线附近的卖单量可以把上涨截住。轨道下沿叫做超卖线,一旦价格突破下沿,我们说市场处于超卖状态。出现超卖状态的后果是,价格至少有个反弹。另外,如果价格从供应线下来没有到达超卖线就回升(红色箭头),这说明: 第一,需求开始强劲;第二,供应已经稀少。这两点都显示下跌即将终止。
使用突破递减(SOT)。价格每次从供应线附近回落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如果递减,说明需求大于供应。这预示下跌暂时中止,市场或者进入吸筹阶段,然后进入牛市,或者盘整。如图所示,从黑色方块,A, B, C 开始回落的最低点直接的距离逐步缩小,特别是B和C回落的最低点的距离同前面相比,已经大幅缩小,这是需求扩大的结果,市场的供应无法满足日渐扩大的需求。
突破供应线(趋势线)。观察这个价格行为最关键的是突破方式。如果突破时是量增长阳,说明需求大于供应,否则这个突破就失效,因为市场没有足够的需求吸收供应线上的卖单。例如图中第一个红箭头后,价格突破了供应线,但是看成交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需求力量严重不足,所以这个突破就没有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回落或者震仓。从C开始的回落速度很快,并且成交量递增,说明这个下跌带来大量恐慌抛售,这是CM实施的震仓。CM实施震仓的初衷是看这次下跌中是否出现巨量供应,如果不是,CM知道市场上供应已经枯竭,他们准备允许价格上涨。
利用50%回调原则。黑色方块下来最低点向上回调没有超过50%,这表明这个上涨对熊市没有威胁。同理A下来的最低点后的向上回调也没有超过50%。但是B之后的最低点的向上回调,已经严重超过50%,这不是熊市的特征,说明市场的熊市行为已经开始变化。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下跌停止,并且市场的背景已经改变。下面我们要考虑的是进场扳机:
1、震仓之后的迅速反弹后,价格再次回落。这个回落非常重要,因为震仓过程带来大量卖单,如果这次回来没有出现大量卖单,说明市场上的供应已经被全部吸收并出现严重缺乏,这会导致价格上涨。图中反弹后的价格回落过程成交量出现递减,说明供应枯竭,可以进场。这里的扳机是这种市场状况(第一个三角),或者说是时机。这种进场方法的根据是市场的自身行为,而不是很多公众使用的指标给出的物理现象(视觉信号)。市场的自身行为更能准确地反应当时市场的供求关系背景和主力机构的意图。
2、C 的位置产生了巨量卖单,这里包括那些追高被套在C的位置的公众。他们渴望价格反弹到他们的成本价位,然后卖出回本。当价格突破C 区的时候(这种现象叫做跳跃小溪),我们知道需求已经全部吸收了那里的卖单,此时的市场背景是需求控制市场,或者说买方非常积极。跳跃小溪行为给了我们进场平台,接下来进场的扳机是低量小柱回落,这种回落形式说明大量卖单没有进入市场(供应没有扩大),这种市场的自身行为是进场扳机。但是图中的回落过程却带有递增的成交量,说明市场的浮动供应依然存在,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进场扳机。这些卖单必须被需求吸收掉。9月2日那周,图中长尾箭头位置(这里图太小,大家可以参照白糖周线图),价格再次回落时,成交量已经大幅缩小,说明供应枯竭,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进场。
后市会怎样走?
第二个红色箭头之后,价格形成新的轨道。这种上升轨道的上沿叫做超买线,下沿叫做需求线或者支撑线。这个轨道我们有如下观察:
Z的突破是无效的,因为突破时的成交量在减小,说明这个向下突破过程中,没有大量卖单流入市场,也就是说卖方努力不够。既然突破无效,市场的背景就没有改变。
每次市场试图冲破阻力位之后,我们没有看到大量卖单出现并把价格大幅度压低,反而每次的回落都停在高支撑位置,这是需求强劲所致。需求正在吸收阻力上的卖单,这种行为叫做吸收过程。
交易计划:目前市场向上背景没有被打扰,如果价格回落到底部(Z支撑点)出现反弹,可以进场买入。或者价格冲破阻力(跳跃小溪)之后回落,如果没有出现供应增加的现象,也可以买入。
危机管理:一旦价格从现在开始大幅突破C点支撑,并且有卖盘跟随,可以在价格向上回测支撑的时候做空,前提是回测支撑的过程必须是小柱和小成交量。
以上是讨论如何利用趋势线,根据市场自身行为判断趋势的技巧,我们会在下一篇分析更多的实战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