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下跌,动力煤价格在3月止跌,这是否意味着动力煤市场下跌行情已经结束?我们通过回顾2018年春节前后的动力煤基本面,总结出其价格走势规律,进而对后市行情进行预判。本文着重从季节性角度进行分析。
  春节前后表现
  动力煤产业链中,无论是上游煤矿,还是下游电厂,集中度都极高,且以大型国企为主,该品种金融属性较弱,产业力量是定价的主导。季节性因素、供应因素、需求因素是决定动力煤价格的三大核心因素。其中,需求取决于宏观经济,决定了动力煤价格运行的大方向(动力煤价格走势基本与名义GDP趋势一致);供应因素对趋势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重点是供需是否错配);季节性因素左右着价格节奏和结构,其是动力煤价格研究的基础。
  1.2018年春节前后
  2018年春节是2月16日。由于2017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国内工业增速超预期,加之2018年年初我国遭遇极寒天气,1—2月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速为9.8%,较2017年年初提高5.2个百分点,2018年春节前后的电厂日耗显著高于往年,但供应端,直到2017年11月煤矿生产才放开330天限制,产量增长不及预期。运输方面,2017年港口取消汽车运输,改为铁路运输,大秦线全年满负荷运行,电厂库存处于低位。供需错配之下,动力煤现货价格在春节前最高涨至765元/吨,期货主力合约涨至679.8元/吨。“保供”成了煤炭行业的首要任务,为了缓解供应压力,政策上放开进口,2月进口量同比增速超过18%。
 
  2018年年初,部分电厂库存可用天数逼近警戒线,电厂将长江港口库存抢购一空,但仍难抵高日耗的消耗,库存持续下降,春节前六大电厂库存不足900万吨。而春节之后,电厂补库力度远超预期,以至于到正月十五,六大电厂动力煤库存就站上1300万吨的关口,甚至超出2017年备货旺季的全年最高值。自此,六大电厂库存就维持在1300万吨以上。
  春节后,需求和日耗恢复不及预期,港口库存持续攀升,动力煤现货价格持续下跌。长江港口的贸易商春节前后与电厂一道补库,过完节就被套牢,发货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动力煤现货价格一直跌到4月中旬,才在570元/吨见底回升。4月的企稳反弹在基本面数据表现极差、市场情绪悲观的环境下出现,超出绝大多数参与者的预料。
  4月行情反转的触发因素一是进口政策收紧,二是电厂集中进行了一波招标。此次止跌的重要信号是期货主力1805合约转为升水,带动一批贸易商进行了空期货多现货的套利。5月,电厂日耗超预期回升再次提振市场,动力煤现货价格辗转上涨到7月,才在680元/吨见顶。